1 / 6
文档名称:

鸡公山植物园植物专类园规划.doc

格式:doc   大小:107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鸡公山植物园植物专类园规划.doc

上传人:zbggqyk171 2016/12/20 文件大小:10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鸡公山植物园植物专类园规划.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 鸡公山植物园植物专类园规划摘要以充分体现植物专类园的专类性、物种多样性、区域性、景观性为规划原则, 对鸡公山植物园植物专类园的建设进行了规划, 提出了茶树种质资源区、药用植物园、珍稀植物园、特有植物园和经济植物区等 15 个植物专类园的规划构想, 以期为鸡公山植物园植物专类园的建设提供参考。关键词鸡公山植物园;植物专类园区;规划中图分类号 Q94-3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 ( 2013 ) 15-0198-02 鸡公山植物园位于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鸡公山中部避暑山庄的一个山谷地带,总面积为 52 hm2 ,森林覆盖率 98% ,海拔 320 ~ 690 m ,年平均气温 ℃, 极端最高温 ℃, 极端最低温-20 ℃。年平均降水量 1 mm 。年平均相对湿度 80% 。年平均日照时数 2 h 。土壤主要是黄棕壤, 表层腐殖质含量较多, 有机质分解充分, 通常呈弱酸性, pH值 ~ ,土层厚度为 30~ 50 cm ,腐殖层厚度为 10~ 20 cm 。森林植被以人工植被为主,林相整齐,生长旺盛,森林环境优美。园区内山坡多, 平地少,小生境类型多,宜于建设不同生境的植物景观[1-3] 。 1 规划背景鸡公山植物园建立于 1977 年,隶属于鸡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其 2 植物专类园的规划和建设历经了 3 个阶段:一是 1977 — 1999 年,为初建期。规划建设了 9 个植物专类园, 以植物专类专属展示为主题, 重点突出观叶、观果树种。二是 2000 — 2012 年,为成长期。以抢救大别山气候带的珍稀濒危和特有植物资源为核心, 以收集保存和繁育珍稀濒危特有物种为目标, 坚持抢救、保存、科研、科普相结合的方针, 不断加快植物园的建设步伐,取得了一定成效。收集保存各类植物超过 1 400 种,植物园的框架已初步形成, 但还存在不少问题, 如植物专类园设置的可行性论证不充分, 重点不突出; 收集保存物种种类较少, 缺乏系统性; 有特色、有影响的植物专类园少;大部分植物专类园是在原有林相基础上改造建设,骨干树种多为大乔木,空间拥挤,林下灌木和地被层缺乏,种植形式单一。三是从 2013 年开始为调整期。对植物专类园重新规划,加大建设力度。在鸡公山植物园总体规划( 2013 — 2022 年)中, 全园被划分为收集与保存区、繁育与研究区、科普展示区和管理服务区共 4 个功能区。 2 规划目标一是充分发挥植物园在生态保护、园林景观及造园技艺等方面的研究与示范作用, 按照生态造园的原则, 形成优美、自然的山水和植物景观及森林大环境[4] 。二通过专类植物的收集和栽培, 丰富物种多样性。到 202 2 年,收集保存植物种类由目前的 1 400 种增加到 1 800 种。三是以收集、保存、繁育和研究大别山野生植物和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带珍稀濒危及特有植物种质资源为主, 集科研、科普教学实习、科普旅游、资源保护于一体的独具地区特色的综合性植物园。 3 3 专类园区规划 收集与保存区 茶树种质资源区。面积 hm2 。信阳市是茶树原产地, 因其自然地理的特殊性, 孕育了丰富的茶树种质资源, 是中国茶树的起源中心和原产地, 被誉为茶树种质资源的宝库。鸡公山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