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关于心理压力与情绪调节
第1页,此课件共45页哦
压力是什么?
压力是个体在心理受到威胁时产生的负面情绪反应,自己的能力与外界环境的需求有相当的不平衡。
压力是你必须接受的生活变化或刺激。包括坏的变化和好的变化,例如期盼已久见的症状包括:震颤、紧张、气喘、出汗、心慌、手抖、头晕、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障碍、易怒、惊慌。
第21页,此课件共45页哦
焦 虑 病 因 理 论
第22页,此课件共45页哦
认知模式:消极的想法引发焦虑。
第23页,此课件共45页哦
情绪隐藏模式:想做老好人是一切焦虑的根源。
第24页,此课件共45页哦
暴露模式:逃避是一切焦虑的根源。
第25页,此课件共45页哦
生物模式 :焦虑和抑郁是大脑中化学物质不平衡的结果。
第26页,此课件共45页哦
自我调节技术
自我检测技术:数一下你一天之内出现过的消极思想的次数,再有意识的减少这些思想出现的频率。
所需工具:计数器,或检索卡。
特点:简单易行。
第27页,此课件共45页哦
焦虑间隔技术
--你不一定非要去对付你的消极思想,你也可以顺其自然,对这些消极思想做出让步。
具体操作:每天安排特定的一段或几段时间来感受自己的焦虑、压抑和内疚。
特点:时间长短和频率自己
控制。
第28页,此课件共45页哦
放 松 技 术
呼吸松弛训练法:
采用稳定的、缓慢的深吸气和深呼气方法,达到松弛目的。一般要求连续呼吸20次以上,每分钟呼吸频率在10~15次左右(视人而异,要事先通过定期自我训练,在实践中自我体会,确定最佳呼吸频率,并要求训练成熟后再实际应用)。吸气时双手慢慢握拳,微屈手腕,最大吸气后稍屏息一段时间,再缓慢呼气,两手放松,处于全身肌肉松弛状态。如此重复呼吸。训练时注意力高度集中,排除一切杂念,思想专一,全身肌肉放松。平时每天练习1~2次,每次10~15分钟。有计划的训练,自我体会身心松弛的效果。每一训练期(“疗程”)为15~20次。可休息几天,重复训练,以达到要求为止。可采用坐位或卧位训练,成功后则随时可在实际中应用。
第29页,此课件共45页哦
自我暗示催眠法:
选择舒适安静避光的房间,于入睡前,平卧于床上,四肢自然展开,闭眼,想象自己身体非常沉重,沉重感从脚底开始向上延伸,每一部位因下沉紧贴在床上,一直到头顶,然后你感觉全身非常累,累到无法动弹,眼睛无法睁开。
第30页,此课件共45页哦
药 物 治 疗
短期:苯二氮卓类药物,如阿普唑仑、艾司唑仑、劳拉西泮等;
长期:SSRI类抗焦虑药物。
用药需遵医嘱,选择合适的药物。
第31页,此课件共45页哦
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
评分方法
SAS采用4级评分,主要评定症状出现的频度,其标准为:“1”表示没有或很少时间有;“2”表示有时有;“3”表示大部分时间有;“4”表示绝大部分或全部时间都有。20个条目中有l5项是用负性词陈述的,按上述l~4顺序评分。其余5项(第5,9,13,17,19),是用正性词陈述的,按4~1顺序反向计分。
第32页,此课件共45页哦
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
评分方法
SAS的主要统计指标为总分。将20个项目的各个得分相加,即得粗分;,就得到标准分,或者可以查表作相同的转换。按照中国常模结果,SAS标准分的分界值为50分,其中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70分以上为重度焦虑。
第33页,此课件共45页哦
焦虑与拖延
焦虑会引发你生活中的很多问题,其中包括拖延耽搁自己的事情。
第34页,此课件共45页哦
拖延症(英文:Procrastination):
指的是非必要、后果有害的推迟行为。目前这个词并不是一个严格的心理学或医学术语,但严重或经常的拖延行为,常常是一些深层问题的表现。
第35页,此课件共45页哦
拖延的表现
第36页,此课件共45页哦
拖延的成因
追求完美,期望过高;
对困难易于逃避,不想开始;
目标和回报太远,动力不足;
自我约束力差,容易分心。
第37页,此课件共45页哦
抗 拖 延 策 略
第38页,此课件共45页哦
低投入高回报技术:将繁重的工作分为若干小步骤,每次用上几分钟完成一个部分。因此,你每次只用集中精力来完成其中一个部分,而不是试图一次就把所有的内容做完。
第39页,此课件共45页哦
延迟满足感:为追求更大的目标,克制欲望,放弃眼前的诱惑(即时满足)的抉择取向。
方法:将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