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书的“身材”和“衣裳”.doc

格式:doc   大小:16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书的“身材”和“衣裳”.doc

上传人:刘备文库 2022/3/21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书的“身材”和“衣裳”.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书的“身材”和“衣裳”
作者:

开本和篇幅是书的身材,有高有矮,有胖有瘦;封皮是书的衣裳,或明或暗,或素或艳。对书的身材和衣裳的选择和取舍,是将一本书从形式上扮开本多傻啊!我当时不太明白傻在哪里,在她的点拨和建议下,我变换了一个稍微瘦长的开本(成品尺寸152×228),出来后,果然漂亮很多。在摸索中,逐渐地明白什么内容的书应搭配什么身材,哪种感觉更对路。
当然这种对路,也未必就是一个定而不可疑的标准。最近做的一本书,本来计划选择一个学术著作常用的开本(152×228),结果因为作者着急看样书,走短版印刷,排版时排版员疏忽将版心搞错了,不幸变成了170×240,而时间紧急,不得不改封面来将就,先给作者过目。同时,我给作者解释了这个错误,说正式出版,大批印刷时,开本会小一圈的,应该更加雅致一些。不料,作者说这个就很好,不用改。我又特意提议把两个对照的开本发个图片给他看,同时把各自成品尺寸的具体数字发给他,请他亲自感受一下。但是作者非常爽快地说:“不用,不用,这个就非常好,我真的是非常满意。千万不要改。”
我把这叫作美丽的错误。
当然,从我的审美角度来看,那本书还是有点遗憾,因为开本大了一圈,导致厚度不够,所以,常侍弄书的人,一眼看上去就会觉得大而单薄。然而,审美这个事情就是比较个人化,作者费心尽力地写一本著作,他觉得“非常好”,应该便是非常好吧!
封面的设计
封面的设计者,是美术编辑。有的出版社有自己全职的美术编辑,有的则外包给社外的设计公司了。在图书品种日渐繁多的当下,封面的作用不仅仅是最初的保护书芯(印有图书内容的纸张),更多了招徕之意。这与人们穿着上达到保暖避寒之后,追求穿得漂亮,穿出魅力,是一个道理。
封面设计中有一种“刻板印象”,即某种主题的图书,封面风格相对固定。在书店里,路过女性读物书架,我们会发现红粉一片,而经过悬疑小说书架,又转为暗黑一团。这种固化的思维定勢呈现出的结果有两个方面:“安全”和“陈旧”。安全就是,随此波逐此流,效果是基本不会让人觉得出格;陈旧则是,没有新意,不出格,也不出彩,单就封面看,放到书架上无异于大海里撒一把盐,多了不多,少了不少。
有篇广为传阅的文章《为什么所有写非洲的书封面都是他妈的一棵破树》,此文中Knopf出版社的艺术副总监——一名才华横溢的封面设计师——彼得·门德尔桑德有段非常透彻的分析,总结起来有三方面:一是“个人和组织的懒惰”。图书设计师和绝大多数美国人一样,不愿去了解除了美国以外的世界。图书封面设计师们并不总会花时间用自己的理解诠释一本书的内容,所以他们更愿意沿用以前的老封面。二是,市场营销部门想规避市场风险,也是这种封面流行的原因。三是当手稿临近付梓,出版商往往抵挡不了现成封面设计的诱惑。他说:“如果这时候有人铤而走险,采用不同的封面设计,如果书卖不出去,那么绝对是那个没有在封面上放金合欢树的家伙应该对此负责。”
可见,当编辑在做一本书时,如果期望在封面设计上另辟蹊径,风格上有所创新,追求成书形式视觉上的个性化,首先需要与美编耐心沟通,引导他们对成书的期待,激发兴趣,从而愿意深入了解这本书的内容,愿意为之付出心血。另外,非常重要的是,打破原有的思维桎梏,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