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翻译有两个最基本的标准:第一个标准是符合原文的原来意思,就是要忠实原文,既不能随意增加原文中没有的意思,不能添油加醋,也不能缺斤短两,随意删减,既要透过字面意思揭示出作者的本意,又要避开东拉西扯,脱离正题。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信”;其次个标准是符合中文的表达习惯,也就是所谓的“达”,句子要通顺流畅,不能生造词语和句子,也就是所谓的文笔。应保证任何一个会母语的人都能够读懂译文,不能译文翻出来之后连自己都“不忍直视”。在笔译的翻译课堂上我也是领悟到了这点的重要性。同学们翻译完后集中探讨,相互批阅,找出翻译不通顺或有错误的地方。然后大家再一起探讨、探讨,最终完成整篇文章的翻译。翻译界通用的原则是“信、达、雅”。但这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要视翻译材料的状况而定。有的文章只需直译就一目了然,例如比较浅显的句子,不须要变换语序就翻译得很自然通顺。而有的句子由于语言表达习惯的差异性,在翻译时须要对原来的语序进行大幅度的调整,须要透过字面意思,用重新组织的汉语句子将原作者真刚要表达的意思表述出来,这就是所谓的意译。要将直译和意译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二者相得益彰,才会使译文既忠实于原文又体现出自己的翻译风格。
说到翻译技巧,许多译者都不能很好的总结和归纳。我就自己的个人实践谈谈我的看法。
首先是短句的翻译。短句翻译,无论是英译汉,还是汉译英,最讲究的就是用词的精确。因为这些短句用词少,逻辑关系明晰。所以,用词的考量显得尤为重要。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有许多词都是脱口而出,我们并没有探究过这些词语的出处,背景学问,相关语法等等。但是翻译的时候,假如不考虑这些因素,那么翻译出来的句子就会很有误导性,简单引起歧义。对比中英两种语言,我们可以发觉二者的显著不同之处。英语的用词量少,但一个单词包含的意思特别丰富。而汉语却有许多华丽的辞藻,甚至有的时候为了文章的押韵,叠加的词语都是重复的意思。有时100字左右的汉字,翻译成英文只有50个词,由此看来,英语词汇简约不简洁。所以,平常就要驾驭英语单词一词多义的用法。值得留意的是,在总结学习这些词汇的时候应当多加归类分别。比如大方向可以分为形容词,动词等,然后再根据感情色调等小的分支来分。比如都是形容词都是只能接名词,从句的。有的形容词是不能接动名词的,把它归为一类。这样找起来,记起来都特别得心应手。首先是词,也是短句翻译中最重要和关键的东西。其次就是诸如时态,词语排列的依次了。这些是翻译最基本的技巧,也很好驾驭。但是否能把词语用的栩栩如生,就要看个人的造化了。
再说说长难句翻译。长难句翻译是最常见的。特殊是专业翻译中。许多考试也最喜爱考长难句翻译。因为一般专业文章中,长难句最符合叙述习惯。但是翻译长难句,大多数状况都会觉得力不从心。例如汉译英,汉语的长句,要转述成英文,往往无从下手。那么长的一句话,词语已经不再是关注的重点,关键是不知道该用哪些语句依次,连接词,或者说是虚词连接成为一句完整的话。越看心里越没有底。我觉得这个时候,就要心平气和的理清思路。首先,找到句子逻辑主语和各个分句之间的内在关系,是递进,转折,或者是并列关系。找到逻辑关系后,就知道该用哪些比较合适的连接词将词语串起来。然后再看谓语动词,是该用动词的何种时态和形态,知道类型后,就考虑词语的放置依次。比如有几个动词的时候,有的词确定是用第一动词,那么其他动词该如何放,用哪种非谓语形式,假如还有形容词,介词,副词,依次是放在动词之后,还是放置在动词之前。例如副词放在动词之前,就是一般的陈述语气。但是放在动词之后,就属于倒装,有强调或者其他意思。这个时候就要思索该如何放置以及连贯,通顺的表达作者的意思。最终,只须要把连接起来的句子多读几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