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关于新生儿和低体重新生儿麻醉指南
第1页,此课件共25页哦
与麻醉相关的病理生理特点
新生儿:
出生28天内
低体重儿:
出生1小时内
千克
第2页,此课件共25页哦
与麻醉相关的病理生理特点㈠
临床关于新生儿和低体重新生儿麻醉指南
第1页,此课件共25页哦
与麻醉相关的病理生理特点
新生儿:
出生28天内
低体重儿:
出生1小时内
千克
第2页,此课件共25页哦
与麻醉相关的病理生理特点㈠
临床表现
病理生理
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呼吸中枢/器官发育不成熟,PS少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机械损伤和氧中毒导致COPD
胎粪吸入性综合征
胎儿在宫内或出生过程中吸入染有胎粪的羊水
持续性肺高压
低氧、酸中毒可导致肺血管阻力
动脉导管未闭(PDA)
主—肺动脉之间存在胎儿式循环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早产、缺氧窒息史加过早喂养
第3页,此课件共25页哦
与麻醉相关的病理生理特点㈡
临床表现
病理生理
胃食管反流
支气管痉挛、窒息、胃肠出血等
黄疸
BIL生成过多、结合或排泄减少
生理性3~4周,严重 核黄疸
低血糖症
血糖<,母亲孕期糖尿病(宫内高糖)和巨大胎儿易患
低血钙症
离子钙<~
脑室内出血
与发育不成熟和贫血有关
早产儿视网膜病
发育未成熟的视网膜血管对氧极度敏感
第4页,此课件共25页哦
内容提要
与麻醉相关的病理生理特点
麻醉前准备
麻醉方法和装置✪
麻醉期间监测
麻醉期间输液、输血✪
麻醉后并发症及其处理
新生儿麻醉指南
第5页,此课件共25页哦
麻醉前准备
麻醉前准备内容
麻醉前准备方法
术前评估
Apgar评分和分娩史回顾,了解围产期窒息史和后遗影响、家族史、孕妇用药史
禁食
术前4小时禁喂乳制品,包括母乳。术前2小时禁水
术前给药
及肌注VitK110mg
术前准备
保温:保温毯、暖风机、液体加热
备血和血浆
纠正脱水、感染和电解质紊乱
第6页,此课件共25页哦
内容提要
与麻醉相关的病理生理特点
麻醉前准备
麻醉方法和装置✪
麻醉期间监测
麻醉期间输液、输血✪
麻醉后并发症及其处理
新生儿麻醉指南
第7页,此课件共25页哦
骶管麻醉
单独或与全麻联合
可满足上腹部手术
可在诱导后穿刺
可用利多或罗哌
利多6~8mg/kg
~%,~%
罗哌1~2mg/kg
给试验量1~2ml
第8页,此课件共25页哦
气管内麻醉
原则
绝大多数手术应
采用气管内麻醉
吸入麻醉药可与
氯胺酮、芬太尼
复合
第9页,此课件共25页哦
气管内麻醉
⑴麻醉诱导
A吸入
七氟醚:无气道
刺激,临床常用
N2O:不适用于
低体重新生儿及
腔镜手术
B静脉
第10页,此课件共25页哦
气管内麻醉
⑵气管插管
插管深度
新生儿9~11cm
低体重儿7~9cm
儿科推荐6+体重(kg)
插管型号
~
~
第11页,此课件共25页哦
气管导管型号选择
型号 (mm) 体重 孕周
(内径) (g) (wks)
<1,000 < 28
1,000-2,000 28-34
2,000-3,000 34-38
- > 3,000 > 38
部分儿科专家推荐
第12页,此课件共25页哦
气管内麻醉
⑶麻醉维持
采用吸入麻醉或静吸复合麻醉
可以间断加入芬太尼和肌松药
因代谢较慢,所需麻药量少
避免纯氧,预防视网膜病
术中SPO2>85%,PaO260~80mmHg
第13页,此课件共25页哦
气管内麻醉
⑷术中通气
A无阻力半开放式回路
新鲜流量为2~3MV
自主呼吸或控制呼吸
麻药浪费或污染
患儿水份和热量丢失
常作为拔管的过渡
第14页,此课件共25页哦
气管内麻醉
⑷术中通气
B循环紧闭回路
导管管径足够大,推荐无囊导管
推荐定压通气模式
维持PETCO235~45mmHg
⑸麻醉后处理
术后带管回监护室
清醒且呼吸恢复后拔管
~
第15页,此课件共25页哦
内容提要
与麻醉相关的病理生理特点
麻醉前准备
麻醉方法和装置✪
麻醉期间监测
麻醉期间输液、输血✪
麻醉后并发症及其处理
新生儿麻醉指南
第16页,此课件共25页哦
麻醉期间的监测
监测内容
普通患儿:心肺听诊、BP、ECG、SPO2、T、PETCO2、血糖和尿量
重症患儿:监测CVP、有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