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8
文档名称:

教育学原理复习笔记.doc

格式:doc   大小:348KB   页数:4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教育学原理复习笔记.doc

上传人:1017848967 2016/12/22 文件大小:34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教育学原理复习笔记.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基础章) 第一节教育的认识一、教育的概念(从理念上认识) (一) 教育的日常用法作为一种过程有三类作为一种方法作为一种社会制度(二) 教育的词源 educare “引出”的意思。在我国,“教”与“学”是词源。(三) 教育的定义( ★★★代表重点) 1、从社会的角度定义。有三个层次: 广义的:教育是凡是能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所有活动。狭义的:教育主要是学校教育,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更狭义的:教育指思想教育活动。 2、从个体的角度定义。教育等同于个体的学习或发展过程,如“成功地学习知识、技能与正确态度的过程”。出发点是“学习”和“学习者”。 3、二者的缺陷。社会角度:外在强制过程;过于宽泛(广义的) ;循环定义(狭义的)。个体角度:忽视社会影响;外延过于宽泛。 4、准确的定义: 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二、教育的要素(从系统的角度认识) ★★★(一) 教育者是指能够在一定社会背景下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体化活动的人。 1、必须有明确的教育目的 2、理解其在实践活动中所肩负的促进个体发展及社会发展的使命 3、教育者意味着一种资格, 是能够根据自己对于个体身心发展及社会发展状况或趋势的认识,来引导、促进、规范个体发展的人。 4、教育者这个概念是对其内在态度和外在行为的一种“规定”(二) 学习者 1、使用“学习者”这个概念的原因。有两个:“受教育者”将教育对象看做是被动的存在,在实践中是有害的; 跟“学生”相比,“学习者”更能概括多种教育对象。 2、学习者的特征有四个:。 a) 不同人有着不同的学习目的; b) 不同人有不同的学习背景或基础; c) 不同人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不同; d) 不同人对于自身学习行为反思和管理意识与能力不同。 2 (三) 教育影响在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于受教育者的全部信息, 既包括信息的内容, 也包括信息的选择、传递和反馈的形式。内容:教育内容、教育材料或教科书教育影响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形式: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组织形式这三个要素之间的关系: 上述三个要素之间既相互独立, 又相互规定, 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实践活动系统。缺少任何一个都不可。教育是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系统, 是上述三个基本要素的有机结合。三、教育的形态★(一) 非制度化的教育与制度化的教育(根据教育系统自身形式化的程度) 了解二者的概念一般的看书了解就可要充分地利用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教育资源, 有助于更好地发挥每一种教育形态的有时与长处,最终形成“教育合力”(二) 农业社会的教育、工业社会的教育与信息社会的教育(根据教育系统赖以运行的时间标准) 注意三方面: 1、首先要把握它们所处时代的生产力、经济状态以及上层建筑的特征。 2、农业社会的教育不等于“农业教育”, 前者是基本的教育形态, 后者是专门的教育类型。 3、三种形态的教育,是建立在前一种形态教育基础上的,彼此是一种历史的连续性。第二节教育的历史发展一、教育的起源(一) 教育的神话起源说(所有的宗教的观点) 教育是由神创造的。(二) 教育的生物起源说(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 法:勒图尔诺英:沛西·能以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为指导。“教育活动不仅存在于人类社会之中,而且存在于人类社会之外,甚至存在于动物界”“教育的产生完全来自动物的本能,是种族发展的本能需要”根本错误: 没有把握人类教育的目的性和社会性, 从而区分出人类教育行为与动物养育行为之间质的差别,把教育的起源问题生物学化。(三) 教育的心理起源说美:孟禄教育起源于原始社会中儿童对成人行为的“无意识模仿”。评价: 离生物起源说不远, 这种无意识模仿是本能的, 而不是文化的和社会的。但进步的是,认为这种本能是人类的类本能,而不是动物的类本能。(四) 教育的劳动起源说(社会起源说) 教育起源于生产劳动。二、教育的历史发展过程★★(一) 农业社会的教育 1、农业社会的基本特征(基本了解就可) 3 2、农业社会的教育特征 a、古代学校的出现和发展 b、教育阶级性的出现和强化 c、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二) 工业社会的教育 1、工业社会的基本特征(基本了解就可) 2、工业社会的教育特征(与农业社会的教育特征对应着记忆) a、现代学校的出现和发展 b、教育的公共性日益突出 c、教育与生产劳动从分离走向结合,教育的生产性日益突出 d、教育的复杂性程度和理论自觉性都越来越高, 教育研究在推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三) 信息社会的教育 1、信息社会的基本特征(需要大致记忆) 2、信息社会的教育特征 a、学校将发生一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