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比亚迪创新企业案例报告.docx

格式:docx   大小:122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比亚迪创新企业案例报告.docx

上传人:likuilian1 2022/3/22 文件大小:12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比亚迪创新企业案例报告.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比亚迪公司创新案例分析报告
一个企业不能创新,将无法立足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近年来创新一直备受企业推崇尤其是科技型中小型企业,几乎每个企业都有或多或少的创新,我所能列举出来的具有代表性的创新企业有:白度(中国)、乐酷天(日本)、双汇投资发成长历程,在实际市场打拼中,奔跑速度才是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不是频繁地进攻。通过自我的奔跑,不损失“一兵一卒”就可以甩掉、打击克争对手,这才是战略的上策。

在企业的初创阶段以及产品的开发模式上,以成功的技术、产品、制造工艺以及发展模式为”本“进行研究、消化、模仿、复制和借鉴,减少创业风险,最大化提高企业创业效率。模仿学习借鉴是一条最快的创业捷径。创造了销售奇迹的F3车型就是比业迪对一汽丰田花冠车的模仿。仅仅模仿是不可能带来销售奇迹的,模仿基础上的创新是企业核心和关键。比业迪模仿的创新点是发现客户特殊需求并满足客户特殊需求,将被模仿者的商业价值发挥到最大。F3车型一方面满足了客户群对丰田花冠车型的喜爱,一方面乂大大降低了成本,符合客户的消费能力,从而热销。模仿创新是中小企业成长扩路径中可以学习和借鉴的模式

比业迪汽车产品以中低端为主,尤其是第一款产品F3最具代表性。F3针对中低端消费群体的家用车市场,目标客户定位于25-45岁的小企业主、公务员等首次购车族,他们具有消费理性、注重实惠的特点。比业迪的目标市场选择是基于对中国消费者特征的深刻分析。针对目标消费者的需求,比业迪汽车必须具备两个特征:超低价格和还不错的质量。这就要求比业迪的研发、生产、销售过程必须实现腰斩成本、同时乂保证质量。比业迪模式正是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实行总成本领先战略。
迈克尔•波特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五力分析模型理论对企业战略的制定产生深远影响,其中的总成本领先战略是比业迪一直贯穿和执行的企业战略。迈克尔•波特认为企业的竞争,不只在原有竞争对手中进行,还包括上游的供货商、下游经销商、潜在的行业新进入者等,当企业有降低市场交易费用的推动力时,企业就会纵向整合资源,向上下游发展、扩、延伸。比业迪运用“垂直整合”在企业围实现70%零部件及专用仪器设备的自主设计、研发及生产,最大限度地利用了资源,节省了成本,造就了比业迪产品性价比优势。成本优势是企业整合资源、向上下游企业扩的主要动力;也是企业进行管理创新、技术创新、组织创新等创新的总的指导战略。


“技术为王、创新为本“,在比业迪的创新模式中,技术创新是核心,是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持续性动力。经过艰苦努力,依靠主创新,比业迪在传统汽车
先进发动机、先进自动变速器和纯电动汽车方面,攻克多项技术难关,掌握了一批核心技术,打破了国外技术封锁和垄断,改善了国汽车产业核心技术缺失的困境。比业迪先后投入十几亿人民币,自主研发和生产节能减排效果显著的涡轮增压加缸直喷发动机,以及节能的双离合自动变速器。
2011年,、缸直喷、分层燃烧、可变气门正时、全铝发动机实现量产,年产量可达15万台,双离合变速器年产量可达20万辆。与同等排量的传统发动机相比,这种绿色环保的先进发动机,结合比业迪自主研发并生产制造的6速手自一体DCTM离合变速器,可节油20%减排15%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比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