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某省产能过剩情况的调查报告某省产能过剩情况的调查报告江苏省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产能过剩威胁日见增强,部分行业如钢铁、纺织、水泥和石化等供过于求。长期的产能过剩将在产业升级、价格波动和银行信贷资产风险等方面形成持续性压力。从而要求政府、银行和企业等重新角色定位,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更大作用,并在中短期内加速规模化、联合化,增强企业抵御风险、研发创新能力,进而加速产业升级,提升核心竞争力。一、当前江苏省产能过剩的现状(一)分行业看,部分行业效益增长与产销增长脱节,设备利用率不足。 、钢铁行业低端产品产能过剩压力相对突出。我省纺织业尽管因纺织品配额暂时取消而效益可观,实现工业产值 亿元,利润 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 、 % ,但随着贸易摩擦加剧和欧美“新配额”时代到来,行业内尤其是低端产品产能过剩压力明显增强。以纺织企业集中的吴江市为例,该市部分实力较弱、产品档次偏低的中小企业出口受阻,规模在 100 台以下的多数喷气织机企业,去年下半年仅能依靠大企业剩余订单维持生产,开机率已不足 50% ,个别企业甚至已停产。钢铁行业内中小型企业因产品多处于产业链低端,竞争日见激烈,产能闲置问题相对突出,如体量较小的江苏淮安钢铁实际钢产量仅为年产能力的 79% ,1-2 月该比例进一步降至 72% ;而大型企业产销相对较好,如产能十倍于淮安钢铁的我省钢铁业龙头企业沙钢集团、南钢集团产销率都在 98% 以上, 基本无设备、土地闲置现象,但是生产成本同比提高 40% 左右,利润大幅负增长。 、水泥行业存有一定结构性过剩产能。我省石化业供求状况相对较好,而水泥业在部分地区已出现一定过剩局面。以水泥企业集中的溧阳市为例,至市场销售不畅,价格持续低走,水泥均价 170-180 元/吨,比下调 24-34 元/吨左右,库存日见增多,开工渐显不足,该市水泥生产仅完成设计能力的 60% ,达产企业近乎于无。 。因电力行业资源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度,难以在一省内明确把握供求波动,但从设备利用率情况看,电力行业极有可能存在一定的产能过剩。据初人行南京分行金融研究处调查,全省电力行业设备利用率整体较高,但仍有 25% 的样本企业设备利用率比去年同期下降,而且随着部分企业扩充产能,平均设备利用率将进一步降低。但随着苏北承接苏南产业转移等政策举措深化和“十一五”经济增长对电量的需求,加上浙江、上海近几年没有大型电力项目上马,短期内我省电力不会形成产能过剩问题。(二)分地区看,苏南等经济较发达地区产能过剩情况较为突出,但苏北等经济欠发达地区可能将更多受产能过剩损害。以经济较发达的苏锡常三市为例,产能过剩情况相对突出。末五大行业产成品库存和应收账款近 700 亿,比末多出 180 亿左右。需要指出的是,当前苏南地区新产能持续形成,如吴江市、溧阳市分别增加纺织业、水泥业固定资产投资以技术革新、设备更新,形成大规模产能,而旧有产能因各类原因未能及时淘汰,新旧产能并立,一定程度上放大了产能过剩问题。以经济相对欠发达的徐州等苏北五市为例,因经济绝对量相对较小,产能过剩情况似乎较不明显,但应收账款和产成品库存的逐步增加显示该地区产能过剩压力也在持续增强。末苏北五市五大行业应收账款和产成品库存约 90亿,比末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