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7
文档名称:

人文地理学总结.doc

格式:doc   大小:148KB   页数:2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人文地理学总结.doc

上传人:1017848967 2016/12/23 文件大小:14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人文地理学总结.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一章绪论第一节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1. 人文地理学的概念: 人文地理学以人文现象为研究主体,侧重于揭示人类活动的空间结构及其地域分布的规律性的学科。 2、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 包括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社会制度、不同社会意识) 和空间组织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 人文环境、人文现象和文化景观,其内核是注重区域和空间,注重人地关系。 3 、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性:社会性、区域性、综合性※社会性:(1 )人文地理学不同于自然地理学,它是一门社会性较强的地理学科。(2 )社会科学以人及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人文现象的分布是社会现象的空间形式,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经济活动,不同地域人文现象分布的发展和变化, 虽受自然环境、技术条件的影响, 但还是受制于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等人文因素, 其中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经济制度是最基本因素。(3 )人文地理学的社会性还突出地反映在其历史性上。各地区的人文现象的分布面貌是在历史演变过程中形成的,如民族形成与发展、人口分布与迁徙、聚落形成与分布等,因此研究时要有动态观点,把现代的人文地理现象作为历史发展的结果和未来发展的起点,研究不同发展时期和不同历史阶段人文地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及其演变规律,预测其发展方向, 为社会发展服务。※区域性: 任何地理现象都有一定的分布区域, 都具有特定的空间和地域, 研究地理区域就要剖析不同区域内部的结构(各种成分之间、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区域之间的联系以及它们之间发展变化的制约关系。人文现象的地理位置的研究, 它的分布范围、界限、类型、规律的研究, 区域特征和区域条件的研究, 区域划分的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以及地图的编制等, 都是区域性体现。人文地理与其他人文学科的差异, 根本点之一在于人文地理学包含了区域研究的特点, 重视了区域特征的差异性和相似性。如人文地理学区别人口学、民族地理学区别民族学、社会地理学区别社会学,关键在于地理学的区域研究特性,离开了区域差异的研究,人文地理学也就失去凭借。第二节西方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过程一、人文地理学的产生对古代地理学尤其是人文地理学具有奠基意义的是德国两位大师洪堡李特尔(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开山大师) 二、近代西方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1. 德国洪堡:使地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李特尔: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开山大师,致力于探究自然环境对人类历史的因果关系。拉采尔:地理环境决定论。赫特纳:区域学派的代表。施吕特尔:景观学派的代表。杜能:农业区位论;韦伯:工业区位论;克里斯泰勒:城市区位论(中心地学说) ;廖什:市场区位论。 2. 法国白兰士、学生白吕纳:人地相关论(或然论)。 3. 英国麦金德:大陆腹地说。罗士培:适应论。 4. 美国森普尔:环境决定论。索尔:文化景观学派。 5. 俄国巴朗斯基、萨乌什金:区域学派; 费根、康斯坦丁:经济学派。三、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1.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地理学两大流派美国谢佛为代表:数学统计培养计量地理, 苏联自然地理学与经济地理学相分离的二元论观点。 2. 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特征(1 )科学理论与方法论的建立:人地关系协调论和可持续发展观; (2 )新的研究方法:计量方法、数学模型、心理学的分析方法、技术分析法; (3 )新的研究内容和方向社会化、应用化趋向:在人地关系研究方面,既注重生态观点,同时社会化和人文化的倾向得到强化,面向解决实际问题。第三节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1 、近代张相文、竺可桢, 、胡焕庸、张其昀。现代李旭旦、吴传钧、鲍觉民。 2 、中国人文地理学研究围绕五大专题——文化区、文化扩散、文化生态、文化整合、文化景观第四节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任务第一章思考题[1]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2] 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性有那些? 人文地理学的社会特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第二章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主题与基本原理文化: 广义上是指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狭义上指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是一种社会现象以物质为基础。具有历史连续性、阶级性和民族特征。生物适应性:人类在其发展中,为适应环境而获得更好的生存条件在体质方面发生的变化,而这种变化具有遗传特性。文化适应性:利用工具、制造工具、技术发展、群体组织与分工以有效获取食物和改善其生活条件,以适应环境。文化的结构由三个层次组成: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 1 、物质文化是满足人类生活和生存需要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及其所表现的文化。 2 、制度文化亦称社会文化。制度文化是反映个人与他人、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制度文化往往是历史发展的产物, 其独立性就很强,非但不能随物质文化而变化,反而制约着物质文化的发展。 3 、精神文化精神文化是人类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