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0
文档名称:

水生态修复技术体系.docx

格式:docx   大小:2,097KB   页数:3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水生态修复技术体系.docx

上传人:yusuyuan 2022/3/23 文件大小:2.05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水生态修复技术体系.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滨水景观带构建
滨水景观带构建
滨水景观带主要借用驳岸结合水质、气候条件布置挺水、浮叶植物。挺水、
浮叶植物的生长在一定程度上能降低上层水体中的氨氮、TNTP等含量,同时由
于水生植物的生长对藻类克制作用,会使水体中的藻类的数量降变清。
③沉水植被从水体和底泥中大量吸取营养盐,从而不断净化水体,使内源污染下降,水体变清。
④沉水植被的存在可吸附有机碎屑于植物根部,减缓底泥磷的释放。
⑤沉水植被还为有利于有机物矿化分解的微生物群落提供了生境,附着于沉水植物体上的微生物具有很强的水质净化能力。
本案结合四川区域野外调查及历史资料收集分析,沉水植物物种选择地区现有的
原生物种为主,严格控制入侵种。本案同时结合项目整体定位及水系特点,为了
减少后期人工维护成本,沉水植物种类选择上主要运用矮生耐寒苦草,构建水
下草皮”的景象,同时配合改良刺苦草、马来眼子菜和篦齿眼子菜进行搭配种植,
构建“水森森林”景象,丰富植物种类。
本案水体在展示湖区设计种植沉水植物。冬季气温较低,浅水区主要以矮生耐寒苦草为主,深水区辅以刺苦草、马来眼子菜等构建浅水型和深水型沉水植物净化恢复体系。
浅水区()——以矮生耐寒苦草为主;
深水区(>)——以改良刺苦草、马来眼子菜、篦齿眼子菜等为主;
沉水植物的种植采用杆插法的种植方式,种植面积约占整个湖体水域面积的50%
表3-3本项目沉水植物特性表
种类名称
拉丁文名
图片
植株高度
植物特性
矮生耐寒
苦草
Vallisneriasp.
10-30cm
净水,株高10-30
cm,易维护,减少人工成本。
r7
77
J.」
改良刺苦草
Vallisneria
spinulosaYan
60-150cm
净水,草食性鱼类喜
食,4月底发芽,11月底死亡。
1
raw
马来眼子菜
T
Potamogeton
malainusMiq.
n
60-150cm
净水,5-11月生活。
篦齿眼子菜
Potamogeton
pectinatusL.

1
60-150cm
净水,5-11月生活。
表3-4本项目沉水植物工程量
植物名称
单位
工程量
种植密度
1
矮生耐寒苦草
2m
5247
200株/m2
2
马来眼子菜
2m
9540
100株/m2
3
改良刺苦草
2m
7000
150株/m2
4
篦齿眼子菜
2m
4400
100株/m2
图3-9沉水植物运用实景图
4生态浮床系统构建
生态浮床系统构建
生态浮床技术是应用无土栽培的原理,把具有净水、观赏及经济价值的高等水生植物或经改良驯化后的陆生草本、禾本植物移栽到富营养化水体的水面种植,利用可漂浮在水面并能够承受较大重量的生态浮板作为载体,通过水生植物(挺
水植物如美人蕉、梭鱼草等,浮叶植物如香菇草、粉绿狐尾藻等)深入水中强大根系的吸收、吸附、截留作用,物种竞争相克的机理,以及微生物的生化降解等作用,消减发黑发臭水体中的NP及有机物质,并以收获植物体的形式将其撤
离水体,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效果,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原位生态修复技术。
图10生态浮床净化原理图
生态浮床技术有着较为显著地优点,具推广应用可以带来可观的综合效益。
1)生态浮床技术源于生态修复的理论,以生态的方式直接作用于受污染水体,
去除污染物,净化水质,从长远的角度看较为理想;
2)浮床植物的种植美化了受污染水域的环境,具有明显的景观价值;
3)浮床设施可以为鱼类、浮游生物类、鸟类等提供良好的栖息场所,有利于提
高水体的生物多样性,从而有利于改善受污染水体周围的生态环境;
4)比起其他技术,生态浮床技术的建设、运行费用较低,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5)种植、收获一定的经济作物可以通过营销市场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或者通过大面积种植浮床植物并集中收送至沼气池生产沼气。
本案近岸带水深深达1m左右,不满足滨水带建设要求,在基于本项目水塘的特
点基础上,建设以挺水植物为主的生态浮床,同时在水塘中央开阔水域面建设2
处花朵型生态浮岛,提升水质和水景观。
生态浮床(浮岛)构建
净化原理
生态浮岛(浮岛)技术是应用无土栽培的原理,把具有净水、观赏及经济价值的高等水生植物或经改良驯化后的陆生草本、木本植物移栽到富营养化水体的
水面种植,利用可漂浮在水面并能够承受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