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修改稿(彩图)--郯城-庐江断裂带北段现今活动习.doc

格式:doc   大小:289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修改稿(彩图)--郯城-庐江断裂带北段现今活动习.doc

上传人:yixingmaoj 2016/12/23 文件大小:28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修改稿(彩图)--郯城-庐江断裂带北段现今活动习.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 郯城- 庐江断裂带北段现今活动****性及地震危险性分析陈德兴张恩立陈锡晶(滁州市地震局,安徽滁州 239000 ) 摘要根据最近 38年的地震资料,应用 b值空间分布及多地震活动参数值组合的分析方法,分析了郯城—庐江断裂带北段各次级段落的现今活动****性,判别出潜在的强震、中强震危险段落。结果表明:郯城—庐江断裂带北段存在着 4 个具有不同现今活动****性的次级段落,其中,渤海中南段断层面现今活动****性处于中等应力背景下的相对闭锁状态,以小地震活动为特征,应属于有一定应变积累的潜在强震危险段落;沈阳-昌图段断层面现今活动****性处于偏高应力背景下的相对闭锁状态,以稀疏小地震滑动为特征, 有长期的应变积累,是未来最有可能发生中强震的段落;营口-海城段于 19 75年发生了 级强震后余震活跃,现处于震后震源断层面应力调整阶段,出现低 b 值,高应力状态,以频繁中小地震滑动为特征, 因此, 短期内不可能再复发强震;辽东湾段落,其现今活动****性均具有偏低应力水平,以稀疏小震滑动为特征,未来不太久的时期内复发中强以上地震的可能性较小。关键词:郯城—庐江断裂带地震活动参数断裂活动****性强震、中强震危险段落 0. 引言郯城—庐江断裂带在我国境内延伸 2400 多公里并分为三段: 渤海至下辽河为北段; 山东至淮河为中段; 淮河以南至长江以北为南段[ 1 ] 。它的活动强度、活动方式及活动规律对我国东部地震活动特征起到重要的杠杆作用。因此, 探讨该断裂带现今活动****性与地震危险性有其重要意义。本文主要研究郯城—庐江断裂带北段, 即渤海至下辽河段(图 1), 该段长约 820 公里, 以主干断裂为中轴线, 向两侧各取 度的范围作为研究区域。该区域位于大华北地块区[ 2 ] , 是中国东部地震活动较为活跃的地区,历史与现代地震活动较频繁,令人关注。其主要地震有 1888 年6月13 日渤海 级地震, 1969 年7月 18 日渤海 级地震, 1975 年2月4 日海城 级地震。近年来,国内外有一些地震预报专家, 将地震活动性参数用于判定断裂带现今活动****性、进而评估地震危险性。在国内的这一研究领域, 易桂喜等(2004) 率先将 b 值的空间分布, 多地震活动性参数值组合, 用于判定断裂带不同段落的现今活动****性与强震危险性[ 3 ] 。本文根据最近 38 年的地震资料, 利用 b 值空间分布及多地震活动参数值组合的分析方法, 结合历史地震震背景,分析郯城—庐江断裂带北段各次级段落的现今活动****性,进而判别出最有可能发生强震、中强震危险段落。 1. 地震资料来源历史及近代地震资料来源于《中国历史强震目录》[ 4 ] 、《中国近代地震目录》[ 5 ] 以及中国地震局月报地震目录。自公元前 780 年1月至 2008 年1月, 共记载研究区域 M S? 级地震 33次, 其中 - 级地震 5次; — 级地震 3次; — 级地震 25 次, 最大地震为 1888 年6月 13日渤海 级地震。图1 绘出郯城—庐江断裂带北段历史震源区及中- 强震中分布状况,震源区长轴沿断裂带走向展布。最近 38 年,自 1970 年1 月至 2008 年1 月,研究区内共记录 M L? 级地震 6461 次,其中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