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音值组合法.doc

格式:doc   大小:206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音值组合法.doc

上传人:wangzhidaol 2016/12/24 文件大小:20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音值组合法.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音值组合法”教学之我见“音值组合法”在高中乐理教学中往往是学生学习和老师教学中公认的一个难题。笔者曾亲眼目睹学生对“音值组合法”的困惑,即使老师把组合的规则讲了一遍又一遍,例题讲解了一道又一道,可相当一部分学生对此还是感到一头雾水,不知如何下笔,练习的正确率也只在 30% —40% 间徘徊。老师只好从高一讲到高二,又从高二讲到高三,才能使学生渐渐掌握正确的方法。为什么学生觉得“音值组合法”那么难呢? “音值组合法”真的有那么难懂吗? 笔者在近几年的音乐高考乐理教学实践中发现,让学生觉得“音值组合法很难”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没有充分熟悉基本的节奏型。即使看到有几个音符在那儿,也不懂得如何将它们组合起来成为一个节奏型。 2、没有完全熟记各种节拍的特点。经常把“以四分音符为一拍”的节拍和“以八分音符为一拍”的节拍混淆在一起,以致出错。 3、没有完全掌握组合规则。练习中常常出现随意改变音符的位置和时值的情况。 4、学了这个忘了那个,或者是死记硬背,不能活学活用,一到做练习就“蒙”了。那么,有没有办法让学生较快地了解掌握“音值组合法”的规则,让学生尽快地接受它,了解它,从而轻松地跨过这道“坎”呢?笔者认真总结了一下过往的经验和教训,调整了部分教材的顺序,采用了新的教学方法,制定了一套新的教学方案,根据教育学中的可接受性原则和循序渐进的原理,采用“大而化之”的方法和“渗透法”,把“音值组合法”分解成一个个小问题,渗透到与之相关联的各个内容和环节中,步步深入,逐一解决。实践证明,此方案效果明显。一、认识理解基本概念,为学十个基本节奏型。不仅要记住节奏的形状、名称、时值,还要求学生练习用基本节奏型任意组合四个小节的节奏,让他们对基本节奏型牢记在心, 为学习“音值组合法”打下良好的节奏基础。 2、采用多种方法让学生熟悉各节拍的特点。( 1)认识概念:弄清楚 2/4 、 3/4 、4/4 、3/8 、6/8 等常用节拍的意义及强弱规律,并通过看、听谱例和听辩乐曲各属于什么节拍等练习让学生在视觉与听觉上、在理论与实践中真实地感受节拍的特点,了解它们的不同之处。( 2)加深印象。要求学生课后多唱视唱曲和歌谱,熟悉各种节奏在不同节拍中的实际运用,了解正确的音值组合规律。(3) 巩固练习。通过“改正错误的音值组合”、“用休止符把各小节不足的拍数补足”和“判断一条节奏属于什么节拍”等书面练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各节拍的认识与熟悉。二、从“拍子的分类”开始调整教学内容, 并继续“分解问题”进行教学。教材中这部分的教学内容顺序是:拍子的分类、音值的特殊划分(连音符) 、弱起小节、切分音、音值组合法,其中“音值组合法”是到最后才学习的。而我的做法是把“音值组合法”的内容渗透到前面各个知识点里,等把各个知识点学完,学生们也在不知不觉中了解了“音值组合法”的各种规则,并且还能运用自如,记忆也更深刻。(1)专门用两个课时分别讲解单拍子 2/4 、3/4 的谱例和 3 /8的谱例,并进行节奏的改错练习。这样既渗透了“音值组合法”的基本规则, 又很好地了解了 2/4 、3/4 与3/8 在记谱、组合规则上的不同,避免了两种节拍的混淆。接着再进行复拍子 4/4 、6/8 的练习时,学生们一听就明白了: 4/4 就是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