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孙权劝学 (11).doc

格式:doc   大小:26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孙权劝学 (11).doc

上传人:brozn 2022/3/23 文件大小:2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孙权劝学 (11).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孙权劝学》教学设计 
贵阳十一中 语文组 陈默
一、 教材分析
《孙权劝学》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的一篇文言文自读课文,选自宋代司马光的 《资治通鉴》,讲的是三国时期东吴吕蒙在孙权劝说下认真读书,,并进展表演。 
3.老师运用多媒体手段创设有利于学生轻松学习的环境。 
八、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师问:我们在第一单元学了一篇文言文-—《伤仲永》,同学们还记得天资聪颖的神童方仲永吗?他是怎样变成一个普通人的呢?
(学生简要答复)
师:对,就因为他的父亲贪财,目光短浅,不让他学习,一个神童被“扼杀”!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个人—-吕蒙,他开场不爱学习,后来却才学大增,这是为什么呢?(出示标题幻灯片:孙权劝学)
(一问一答,既复习了旧知,又自然而然地导入了新课。)
2.学生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简要介绍孙权和吕蒙。
孙权(182-252),吴国的君主,18岁时,继承其父兄大业,重用了周瑜、鲁肃、吕蒙、陆逊等一批极具才略的江东豪杰,最终建立了吴国。  
吕蒙(178-220):继鲁肃之后任吴国之大都督,统率吴国水陆兵马,辅佐吴主孙权御敌安国。
(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才能,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
3.简介《资治通鉴》及作者司马光(课件显示,由学生看注释一起填入关键词语)
《资治通鉴》,由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1362年的史事。
司马光,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二)感知和理解
1.读一读(采用多种形式朗读让学生能感知内容,揣摩人物的内心活动)
(1)多媒体播放课文朗读录音。
(2)学生自由朗读,注意朗读停顿,准确断句。
(3)指名读课文,注意人物对话的语气。
    如: ①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语气坚决果断)
        ②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感慨句,惊讶的语气)
      ③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反问句,指责中带有自豪的语气)
2.译一译(掌握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尤其要注意特殊句式。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我让学生自己找出难词、难句来和全班同学交流。这样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才能。)
   (1)学生参看注释,疏通文义,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①重点字词:[谓……曰]对……说。[掌事]掌管国家大家。[孰假设]和……相比方何。[遂]于是,就。[但]只不过。
    ②理解下面句子含义。
    a、:。以:拿,用,介词.
    b、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应理解为:长兄怎样知道这件事这么晚啊!何:怎么,为何。
    c、刮目相待:用新的目光来对待。也作“刮目相看”:刮:擦。摩。刮目::对待
   (2)根据学生翻译情况老师进展修正补充.
3.议一议(显示问题,允许讨论) 
(1)孙权和吕蒙对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劝学)
(2)吕蒙承受了孙权的建议吗? (辞学-—就学) 
(3)课文是怎样表现吕蒙学习的效果的? (通过吕蒙和鲁肃的“议论"来表现)
(4)鲁肃和吕蒙一番交谈后,有何举动? (大惊—-结友)
(板书)
孙权  劝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