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软件测试学习总结(共8页).doc

格式:doc   大小:882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软件测试学习总结(共8页).doc

上传人:rsqcpza 2022/3/23 文件大小:88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软件测试学习总结(共8页).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专心---专注---专业
专心---专注---专业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专心---专注---专业
《软件测试》第1章学习总结
章节学习目标的测试用例,根据前提和版本号确定测试用例执行环境。按照测试用例内容输入,执行测试用例得到输出结果,对比预期输出和输出结果测试用例信息中包含了“实际输出”了吗?
该处改成:“对比预期输出和输出结果”。
,判断测试用例是否通过。执行历史记录测试用例执行的日期、结果、版本和执行人。
通过维恩图理解测试
现实的开发过程中,大部分图都是由开发人员来编写的组织结构图,组织结构图只是来说明程序或者产品是什么,然而测试其实关注的是他做什么,所以在测试过程中,只通过组织结构图,不能很好理解测试,作者引进了维恩图来理解测试,举例行为之间的集合关系:如图是标注了你想要的是什么(集合S)和程序实现(集合P)之间的关系,从图中明显看出S与P之间存在不完全重叠的现象,说明需求规格和程序之间是有差异的,并且这样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测试要做的就是检查这些差异,因此需要通过测试来实现。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专心---专注---专业
专心---专注---专业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专心---专注---专业
S
P
需求规格
(预期的)说明
程序
(观察的)
程序行为
图7 所描述的行为与所实现的程序行为
图7 说明了需求规格与开发程序之间的关系。如果特定的需求描述行为没有程序实现、或者程序实现了需求规格说明没有描述的部分,作为一个测试人员,我们所关注的就是这些都是问题。增加测试用例T的集合,从而出现如下情况:
S
P
需求规格说明
(预期的)
程序
(观察的)
T
测试用例
(已检验)
1
2
3
4
5
6
7
8
需要说清楚每一个集合之间的关系
图8 已描述、已实现和经过测试的行为
图8,已描述行为与程序行为交集是区域1和2,是程序行为按照已描述行为正确实现的部分;测试用例与程序行为的交集是1和3,是测试用例和程序行为一致的区域;已描述行为与测试用例之间文档交集是1和4,此区域是已描述行为与测试用例一致的区域。图中,1是需求规格说明、程序和测试用例都覆盖的部分,这部分就是我们所期望。
利用集合的关系研究图8,区域2和5,是没有测试到的已描述行为;区域1和4,是经过测试的已描述行为;区域3和7是没有描述的测试行为;区域2和6是没有测试的已描述行为;区域4和5,是程序未实现的已描述行为。区域3和6,是程序实现的未描述行为。每个集合之间的关系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专心---专注---专业
专心---专注---专业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专心---专注---专业
标识测试用例
有两种基本方法标识测试用例:功能性测试和结构性测试。如果有测试基础的人,可能会听说过黑盒测试或者白盒测试,功能性测试用例对应的就是黑盒测试,结构性测试对应的就是白盒测试。黑盒测试(功能性测试)通俗的理解就是不管实现方法和原理,把功能当做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