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北京市学校卫生防病工作规划
(2006年—2010年)
目录
北京市学校卫生防病工作规划(2006年—2010年) 2
北京市学校卫生防病工作方案 16
16
19
21
25
27
30
33
37
39
北京市学校卫生防病工作技术规范 45
47
51
3. 北京市学生视力不良防治方案技术规范 53
59
61
70
79
8. 北京市学校教学与学习生活环境卫生管理技术规范 86
95
北京市学校卫生防病工作规划(2006年—2010年)
一、背景
北京市现有大、中、小学生180余万,培养他们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既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需要,同时也是提高人口素质、提高综合国力的需要。新中不断提高及卫生保健工作的日趋完善,北京市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水平呈上升趋势。1955年—2000年的45年间,7—,分别提前2—3个、2—5个年龄组;,分别提前了3—4个、2—3个年龄组。
近10年来,各级卫生与教育部门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方案”,学生常见病防治取得了显著效果。到2000年城市、%%;%%;%%;;%%;%%。
由此可见,北京市儿童青少年的体质状况及健康水平已有了显著提高。
自《学校卫生工作条例》颁布实施以来,北京市卫生、教育部门为了提高学生健康水平做了大量工作,学生疾病防治工作成绩斐然。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转变,有些常见病如视力不良、肥胖等疾病的发病情况仍居高不下,%%。尽管过去那些经常爆发流行,动辄造成大规模死亡的急性传染病,如天花、白喉、百日咳、脊髓灰质炎、麻疹、流脑、乙脑等已被消灭或得到有效控制,但这并不意味着传染病对儿童青少年健康的威胁已消失,例如肺结核的发病率有所回升。此外艾滋病(受害者约70% 为15- 29岁青少年),淋病等性传播疾病正在大幅度蔓延,对我市儿童青少年的健康造成重大威胁。有关调查显示,,3000万人受到情绪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困扰,心理问题已经成为威胁儿童青少年成长的重要问题。同时,一些导致成人慢性疾病的危险因素与行为方式在青少年中呈现上升趋势,吸烟、酗酒、少女怀孕、离家出走、暴力等健康危险行为都有日益发展的势态。进入21世纪,摆在我们面前的学生防病工作任重而道远,学校卫生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规划是在北京市学生防病工作已取得成绩的基础上,针对当前乃至今后北京市的学生防病工作,制定2006年—2010年促进学生健康的规划,在全市各区县卫生、教育部门积极合作下,认真落实各项学生防病措施,使学校卫生与学生防病工作更上一层楼。
二、目的
1、通过开展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卫生行为,提高学生健康技能,提高自我保健能力。
2、积极实施防病措施,降低学生常见疾病的患病率。
3、创造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和家庭环境。
三、目标
1、常见病防治
表1常见病防治目标
疾病
指标
城近郊区*
远郊区县**
备注
沙眼
沙眼患病率
控制在<5%
控制在<7%
沙眼受治率
达100%
达100%
蛔虫
蛔虫感染率
控制在<1%
控制在<3%
卫生行为形成率
达100%
达95%以上
视力不良
视力不良新发病率
控制上升趋势
以本区县2006年监测数据为依据,同时依据学校物质环境的相应监测指标对视力不良的防治工作进行考核
口腔疾病
窝沟封闭率(8岁、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