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中国两大藏书楼:天一阁和文津阁.docx

格式:docx   大小:10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国两大藏书楼:天一阁和文津阁.docx

上传人:前程似锦教育 2022/3/24 文件大小:1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国两大藏书楼:天一阁和文津阁.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书籍是人类思想精华的结晶, 中华民族的书籍卷帙浩繁。 书籍也称为图书, 这个称呼来
源于中国最古老了两册书籍: “河图”与“洛书” 。在所有的古代文明中,唯有中华文明没有
产生断层, 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历代对书籍的收集、 整理
书籍是人类思想精华的结晶, 中华民族的书籍卷帙浩繁。 书籍也称为图书, 这个称呼来
源于中国最古老了两册书籍: “河图”与“洛书” 。在所有的古代文明中,唯有中华文明没有
产生断层, 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历代对书籍的收集、 整理、 保管与传承。 古人把这些对于图书的综合管理,称为藏书, 藏书所使用的建筑物就是藏书楼。古代的藏书楼, 一直是沿着民间
与官方两条线路并行发展。两类藏书楼相辅相成,各有优势,官方更注重类书的收集整理,民间则以文学艺术以及地域方志见长。
浙江宁波天一阁
位于浙江宁波月湖之畔的天一阁, 古代是一座藏书楼, 现在是一座博物馆。 天一阁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是由卸任的兵部右侍郎范钦建造的私人藏书楼。其名字源于“天一生水”
之说,取以水克火, 防患于未然之意。 建楼藏书之初, 范钦就制定了严格的管理规定, 有“代
不分书,书不出阁”的遗训。但是,由于战乱等原因,至 1940 年,楼内藏书损失过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政府设立了专门管理机构, 寻访及收集散落在民间的藏书, 加之各界的捐赠,使藏书恢复到了八万余卷。
现在的天一阁博物馆占地面积两万六千多平方米, 划分为藏书文化、 园林休闲、 陈列展
览三个部分,主要建筑有宝书楼、范氏故居、尊经阁、千晋斋和新建藏书楼等。宝书楼就是当年的藏书楼,两层建筑,底层为六间,上层为一间单间,取“天一地六”之意。
清代乾隆年间,朝廷编撰《四库全书》 ,乾隆皇帝下令仿造天一阁的式样,在全国建设了七座藏书楼保存七部《四库全书》 ,由此,天一阁更是声名大振,誉满全国
承德文津阁
清代的乾隆皇帝在位六十年, 文治武功政绩斐然。 其在文化建设上的最大成就, 就是组织编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