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反应以及反应活性预料等方面。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化部留学回国基金,以及北京科技高校422人才基金等项目多项。
弓爱君(化学系,化学专业和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
教授,博士探讨生导师。E-mail:******@。
主要探讨方向:(1)生物农药方向。包括标准品制备、发酵新工艺、新剂型、蛋白修饰、菌种诱变、
第 2页
共 7 页
分析检测等探讨工作;(2) 微生物腐蚀与防腐方向。包括腐蚀微生物的检测、腐蚀机理、防腐微生物筛选、基因工程及防腐机理探讨;(3) 微囊藻毒素标准品制备。采纳化学技术从微囊藻中提取藻毒素,并制备成纯品和标准品,探讨藻毒素的分析方法和水体分布规律。
主要科研项目台项目,《苏云金杆菌HD-1伴孢晶体标准品制备探讨》;北京市项目,《苏云金芽孢杆菌易粉碎固态培育基的工业化实施》;北京市项目,《妫水湖理化生指标全面分析台项目,《土壤中易腐蚀微生物对典型材料的腐蚀规律及机理探讨》。
李文军(化学系,化学专业和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
教授,博士探讨生导师。E-mail:******@。
主要探讨方向:(1)纳米TiO2和纳米钒酸盐等光催化材料的探讨;(2)绿色表面活性剂的合成与应用;(3)稳定同位素的探讨;(4)红外高温节能涂料。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企业合作项目共二十余项,发表科研论文六十余篇,获得专利十余项,获得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
姜建壮(化学系,化学专业和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
长江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博士生导师。E-mail:******@。 主要探讨方向:光电功能分子的设计、合成与制备探讨。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
刘杰民(化学系,化学专业和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
教授,博士生导师。电话:010-62333751。电子信箱:******@ 主要探讨方向:(1)异味污染与限制技术;(2)环境样品前处理技术。
主要从事环境分析化学领域探讨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教化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项目1项,北京市科技新星项目2项,参与国家863重点项目、重大专项和中国科学院重大科研装备研制项目各1项,厂协课题多项。
袁文霞(化学系,化学专业和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
教授,博士生导师。E-mail:******@。
主要探讨方向:(1)石墨烯先进材料合成与性能。石墨烯是2004年底英国科学家首次发觉的一种新的碳元素结构形态,它的问世立即掀起了全世界的探讨热潮。本探讨方向致力于探究新的化学合成方法,合成高质量高性能的石墨烯以及石墨烯基复合材料。(2)太阳能光催化分解水与CO2转化耦合探讨。绿色能源是重要的探讨领域,本方向针对太阳能-化学能转化的前沿科学问题,以发展新型的光催化材料和光催化反应体系揭示光催化剂性能与结构之间的关系。(3)新型Fe基超导体结构性能探讨。新型Fe基层状化合物是2008年由日本科学家发觉的、继铜氧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