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3
文档名称:

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第二册第一分册.ppt

格式:ppt   大小:2,547KB   页数:5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第二册第一分册.ppt

上传人:小落意心冢 2022/3/24 文件大小:2.49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第二册第一分册.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第二册第一分册
工作总结
商务报告
商务展示
工作计划
您的内容打在这里,或者通过复制您的文本后,在此框中选择粘贴,并选择只保留文字。
目 录
01
毫针刺法
05
穴位贴镊子取出。如断针完全没入皮内、肌肉内,应在X线下定位,用手术取出。
  (四)预防 应仔细检查针具质量,不合要求者应剔除不用。进针、行针时,动作宜轻巧,不可强力猛刺。针刺入穴位后,嘱患者不要任意变动体位。针刺时针身不宜全部刺入。遇有滞针、弯针现象时,应及时正确处理。
毫针刺法:针刺时异常情况的处理

五、针后异常感
  (一)现象出针后,患者不能挪动体位,或重、麻、账的感觉过强,或原有症状加重,或针孔出血,或针处皮肤青紫、结节等。
  (二)原因肢体不能挪动,可能是有针遗留,未完全出完,,或体位不当,致肢体活动受限;对过于重、麻、胀针感者,多半是行针时手法过重,或留针时间过长有关;原有病情加重,多因手法与病情相悖,即"补泻反,病益笃"之由;局部出血、青紫、硬结出现者,都因刺伤血管所致,个别可能由凝血功能障碍引起。
  (三)处理如有遗留未出之针,应随即起针,退针后让患者休息片刻、不要急于离开;对原病加重者,应查明原因,调整治则和手法,另行针治;局部出血、青紫者,可用棉球按压和按摩片刻;如因内出血青紫块较明显者,应先作冷敷以防继续出血,再行热敷,使局部癣血消散。
  (四)预防退针后真清点针数,避免遗漏。行针手法要柔和适度,避免手法过强和留针过时。临诊时要认真辩证施治,处方选穴精炼,补泻手法适度。要仔细查询有无出血病史,对男性患者,要注意排除血友病。要熟悉浅表解剖知识,避免刺伤血管。
毫针刺法:针刺时异常情况的处理

六、针刺引起创伤性气胸
  (一)症状 患者突感胸闷、胸痛、气短、心悸,严重者呼吸困难、紫绀,冷汗、烦躁、恐惧,甚则血压下降,出现休克等危急现象。检查时,肋间隙变宽,外胀,叩诊呈鼓音,听诊肺呼吸音减弱或消失,气管可向健侧移位。X线胸透可见肺组织被压缩现象。有的针刺创伤性轻度气胸者,起针后并不出现症状,而是过了一定时间才慢慢感到胸闷、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
  (二)原因针刺胸部、背部和锁骨附近的穴位过深,刺穿了胸腔和肺组织,气体积聚于胸腔而导致气胸。
  (三)处理一旦发生气胸,应立即起针,并让患者采取半卧位休息,要求患者心情平静,切勿恐惧而反转体位。一般漏气量少者,可自然吸收。医者要密切观察,随时对症处理,如给予镇咳、消炎类药物;以防止肺组织因咳嗽扩大创口,加重漏气和感染。对严重病例需及时组织抢救,如胸腔排气、少量慢速输氧等。
  (四)预防医者针刺时要集中思想,选好适当体位,根据患者体形肥瘦,掌握进针深度,施行提插手法的幅度不宜过大。胸背部腧穴应斜刺、横刺,不宜长时间留针。
灸法是以艾绒或以艾绒为主要成分制成的灸材,点燃后悬置或放置在穴位或病变部位,借灸火的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激发经气,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外治方法。灸法具有温经散寒,扶阳固脱、消瘀散结、防病保健的作用,常用于寒湿痹痛、脏腑虚寒、阳气虚脱、气虚下陷、经络瘀阻等证及亚健康调理。
艾灸疗法
艾灸疗法
艾灸疗法基本技术
艾灸疗法种类很多,常用的有隔物灸、悬灸两大类。
(一)隔物灸,是指用药物或其他材料将艾炷(用艾绒制成的圆
锥形小体称为艾炷,一般锥体高1厘米左右,,燃烧一炷即为一壮)与施灸穴位的皮肤隔开进行施灸的方
法。目前常用的隔物灸有隔姜灸、隔蒜灸、隔盐灸等。
(二)悬灸,用点燃的艾条,对准施灸部位,距离皮肤3cm~5cm处熏烤,使患者局部感觉温热而无灼痛感,一般施灸时间10~15分钟。常用的悬灸方法有温和灸、雀啄灸、回旋灸等。
艾灸疗法
常见疾病的艾灸疗法
1、感冒
感冒常由外感风寒,客于肺卫,以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
痛、恶寒、发热、苔薄白、脉浮等为主要临床表现。
治则:疏风解表散寒。常用悬灸法尧隔姜灸法。
操作步骤:
1、取穴:风池、大椎、曲池、合谷、尺泽。
2、配穴:风寒加风门、肺俞、列缺;气虚加足三里;身痛加大
杼;腹痛、腹泻加神阙。
3、悬灸法:将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以施灸部位有温热舒适感为度。每次选取2~4穴,每穴每次艾灸15~20分钟,以灸后
穴位局部皮肤潮红为度。每日1~2次,至痊愈。
特别提示:对于体虚易感冒者,可在夏季进行预防性治疗。在感冒流行季节可按上述方法预防性治疗一周。
艾灸疗法
常见疾病的艾灸疗法
2、泄泻病
泄泻亦称腹泻,常由脾胃虚弱、湿邪内盛而致,以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为临床表现。
治 则:健脾化湿。常用悬灸法、隔盐灸法。
操作步骤:
1、取穴:天枢、足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