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砖混砌筑工程技术交底.doc

格式:doc   大小:23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砖混砌筑工程技术交底.doc

上传人:421989820 2022/3/25 文件大小:2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砖混砌筑工程技术交底.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砖混砌筑工程
施工准备
㈠作业条件
完成室外及房好回填土安装好沟盖板或完成楼板构造施工。
办完地基、根底工程隐蔽验收手续。
按标高抹好水泥砂浆防潮层。
弹好轴线、墙身线及检查线根据进场砖的实际规格尺寸弹出门窗洞口位置线经历线符合砖混砌筑工程
施工准备
㈠作业条件
完成室外及房好回填土安装好沟盖板或完成楼板构造施工。
办完地基、根底工程隐蔽验收手续。
按标高抹好水泥砂浆防潮层。
弹好轴线、墙身线及检查线根据进场砖的实际规格尺寸弹出门窗洞口位置线经历线符合设计要求办完预检手续。
按设计示高要求立好皮数杆皮数杆的间距15~20m或每道墙的两端。
有砂浆配合比单准备好砂浆试模。
㈡、材质要求
砖:品种、规格、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有出厂材质证明。承重构造必须做复试。要求砖必须有一个条面和丁面边角整齐。
水泥:品种及强度等级应根据砌体的部位及所处的环境条件选择。水泥必须有出厂检验、复试单。
砂:用中砂使用前用5mm孔径的筛子过筛。
掺合料:白灰熟化时间不少于7天或采用粉煤灰等。
其它材料:墙体拉结筋预埋件、已做防腐处理的木砖等。
质量要求
砖砌体质量要求
主控工程
⑴砖及砂浆强度等级按设计要求检查和验收。
⑵程度灰缝砂浆饱满度不小于80。用百格网检查每检验批不小于5处每处3块砖砖底面砂浆痕迹的面积取平均值不小于80为合格。
⑶砖砌体的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严禁无可靠措施的内外墙分砌施工。对不能同时砌筑而又必须留置的临时连续处应砌成斜槎斜槎程度长度不应小于高度的2/3。
⑷非抗震设防及抗震设防裂度为6度、7度工区的临时连续处当不能留斜槎时除转角处外可留直槎但直槎必须做成凸槎。留直槎处应加设拉结钢筋拉结钢筋的数量为每120mm墙厚放置φ16拉结钢筋〔120mm厚墙放置φ26拉结钢筋〕间距沿墙高不应超过500mm;埋入长度从留槎处算起每边均不应小于500mm对抗震设防裂度6度、7度的地区不应小于1000mm;末端应有90°弯钩。
⑸轴线位置偏移10mm经纬仪、尺量及吊线测量不大于10mm为合格。垂直度每层5mm2m托线板不超过5mm为合格全高≤10mm,允许偏向10mm>10m20mm用经纬仪、吊线或尺检查。
2、一般工程
⑴砖砌体组砌应正确上、下错缝内外搭砌砖柱不得采用包心砌法。
⑵程度灰缝厚度10mm量10皮砖砌体高度折算按皮数杆10皮砖的高度计算。10皮砖折算在8mm12mm范围内为合格。
⑶根底顶面、楼面标高:±15mm;用程度仪和尺量检查。
⑷外表平整度混水墙柱:8mm清水墙、柱:5mm;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
⑸门窗洞口高、宽度〔后塞口〕:±5mm;用尺检查。
⑹外墙上下窗口偏移:20mm;用经纬仪或吊线检查。
⑺程度灰缝平直度:10mm;清水墙:7mm;拉10m线和尺栓检查。
⑻清水墙丁走缝偏向:20mm。
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图:
砂浆搅拌
                   ↓ 
作业准备

砖浇水

砌砖墙

验收
操作工艺
㈠、砖浇水
,含水率10~15,常温施工不得用砖上墙;雨季不得使用含水率达饱合状态的砖砌墙;冬砖不得浇水,可适当增大砂浆稠度。
㈡、砂浆搅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