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3D打印未来可期.doc

格式:doc   大小:18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3D打印未来可期.doc

上传人:探春文档 2022/3/25 文件大小:1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3D打印未来可期.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3D打印未来可期
在看到中国3D打印产业发展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意识到目前产业尚处于产业化起步阶段,专用的材料、工艺、装备等核心技术还有待进一步突破,标准体系、安全法规有待进一步完善,商业模式应用领域还有待进一步开拓。
建设,先后设立了位于印度的3D打印工厂、匹兹堡的3D打印技术发展中心(CATA)以及意大利的3D打印生产线等,将3D打印技术的应用延伸到GE的所有业务领域。西门子在3D打印领域的布局非常类似于GE,不仅有大手笔,更有全局和细节方面的考量。早在2015年,西门子下属的风投机构SVC对3D打印公司Materials Solutions发起战略投资,以利用这家企业在金属3D打印方面的技术积累改进西门子燃气涡轮的设计制造。2016年2月,西门子在瑞典开设了一家金属3D打印工厂,进行大规模的零部件制造。
目前3D打印的成熟应用主要集中在航空航天、医疗及石油天然气行业。
知名法国航空与国防企业赛峰(Safran)的3D打印金属涡轮喷嘴获得了欧洲航空安全局(EASA)的飞行认证,而该喷嘴是Leonardo AW189型直升机辅助动力单元(APU)的核心部件之一。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已经认证了许多3D打印的金属航空部件,其中包括GE的LEAP发动机3D打印喷油嘴。 在国内,2017年3D打印龙头企业之一的湖南华曙高科在国内成功实现了3D打印技术在发动机静子、转子类零件上的直接应用性验证,有望突破航空涡喷发动机的制造技术瓶颈。在台架试验测试环节,用传统工艺制造的涡喷发动机转子件在低于10万转/分钟的转速下破裂,而华曙高科3D打印涡喷发动机零件经受住了考验。
3D打印的优势显而易见。
在2018中国增材制造大会暨展览会上,GE增材创始人,首任CEO Mohammad Ehteshami表示,通过3D打印能够更快地进行新产品的开发,能够有更好的成本控制及轻量化产品,这也是3D打印能够快速与各领域实现产业融合的重要原因。目前,GE正在通过收购打造3D打印的全生态链,也希望与更多企业深度合作,促进全球3D打印产业腾飞。
西门子中国研究院高级专家研究员李长鹏在2018中国增材制造大会暨展览会首届线上微论坛暨新闻发布会也发表了类似的看法,他表示:“一方面,3D打印本身可以通过全新的设计,整体提高产品的性能和工业设备的能效,而且还节能环保;另一方面,3D打印有别于传统的加工制造工艺,是典型的数字化制造工艺,可以通过小批量生产销售、开模和简化整体产品供应链等方式,充分结合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重组整合制造流程,实现信息技术、生产设备的融合,这也是得到学术界、工业界还有政府部门高度重视和支持的重要原因之一。”
近年来,我国持续出台多项政策支持3D打印产业的发展。
2017年国家出台了《3D打印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等多项对3D打印的支持性政策。在2017年发布的《重大技术装备关键技术产业化实施方案》中指出由骨干企业牵头,联合相关单位,研制工业级铸造3D打印设备,满足大型发动机、航天航空等领域黑色及铝合金铸件的需求。
在政策的鼓励和引导下,各地纷纷将3D打印作为未来产业发展新的增长点来重点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