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初中历史主要知识点总结历史主要知识点总结( 1) 1. 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鸦片战争的爆发明朝中叶以后出现的资本主义萌芽在清朝前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但由于各种原因, 资本主义因素在中国社会内部的发展十分缓慢。鸦片战争前, 中国仍然是一个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的封建国家。清朝统治后期, 政治逐渐腐败, 土地集中, 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当清朝的封建统治走向衰落的时候, 世界资本主义正处在上升阶段, 发达的资本主义最高。为了争夺原料和市场,这些国家积极对外侵略。 19 世纪初,英国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当时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只开放广一地同外国通商, 中英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英国资本家把鸦片运到中国来,以掠夺中国的白银,清政府的财政收入。官僚、地主吸食鸦片,造成政治更加腐败。士兵吸食鸦片,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道光皇帝为了维护其统治,派林则徐在广东禁烟。林则徐禁烟的消息传到英国以后,英国决定发动侵略战争,以上就是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中英《南京条约》 1. 签订时间: 1842 年8 月。 2. 内容: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 2100 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准许英国在五处通商口岸派驻领事;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由两国商定。 年,英国又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的附件。英国从中又取得了建立租界的权利和“领事裁判权”,以及片面“最惠国待遇”。《南京条约》和附件的签订, 破坏了中国的独立和领土完整, 以及关税自主权和司法权, 增加了中国人民的负担,便利了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给中国造成严重的危害。【领事裁判权】帝国主义国家侨民不受居留国法律管辖的特权。主要内容是:该侨民在居留国犯罪,或成为民事诉讼的被告时, 只由其本国在居留国的领事或法庭依其本国法律审理。这是帝国主义压迫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一种特权制度。旧中国从 1843 年中英《虎门条约》起,英、美、法、俄、日等相继取得过这种特权。【片面最惠国待遇】亦称片面最惠国条款。在国际条约中, 缔约双方互相享受对方已经或将要给予第三国的同等的条约权利( 一般包括通商、航运、税收、投资、居住等方面) ,这种待遇称最惠国待遇; 仅缔约一方享受这种权利, 而并不给对方以对等的权利或利益者, 则为片面最惠国待遇。 1843 年中英《虎门条约》规定:中国今后如有“新恩施及各国,亦准英人一体均沾”,即为中国近代给予外国侵略者片面最惠国待遇之始。【租界】帝国主义国家在半殖民地国家的城市或通商口岸,强划一部分区域,所有行政、财政、警政、市政等均归掌管,称为租界。租界既有一国单独掌管的,如旧中国在上海、杭州等地的“日租界”;也有几国共管的,如旧上海的“公共租界”。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鸦片战争以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而结束。南京条约中关于香港的割让,破坏了中国领土的完整。关税协定,破坏了中国的关锐自主权。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破坏了中国的司法权,扩大了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权益。后来,英、法等国相继在上海等地开辟“租界”,并以租界为据点,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加强对中国的控制。经济方面,巨额赔款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战后,鸦片走私更加严重,白银外流,银价上张, 劳动人民负担又大大加重。五口通商后,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品开始倾销到中国市场,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小农经济逐渐破产。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开始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各种矛盾中的主要矛盾。此后,中国革命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因此,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旧民主主义革命: 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 以建立资产阶级社会和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为目的。反对外国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革命。从 1840 年鸦片战争到 1919 年“五四”运动前的 79 年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其中辛亥革命是比较完整意义上的一次旧民主主义革命。英法联军劫焚圆明园 1860 年 10 月6 日,英法联军占领圆明园。联军司令部下令,官兵可以自由抢劫三天。这群贪婪凶残的强盗,把园内的金银珠宝洗劫一空,凡是搬不动的就棒打棍敲,任意毁坏。英者从北京发回的通讯写到: “在场的每个军人都掠夺很多。在进入皇宫的宫殿后,谁也不知该拿什么东西。为了拿金子,而把银子丢了, 为了拿镶有珠玉的时计和宝石,又把金子丢了,无价的瓷器和珐琅器,因为太大不能运走,竟被打碎。”一个名为赫里斯的英国军官,第一次抢到一个缕金花盆,盆中栽着一株高 1 英尺的黄金树, 树上挂着以红玉为核心的蓝宝石果子。他将这个金花盆和其他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