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千里之行,始于一念.doc

格式:doc   大小:17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千里之行,始于一念.doc

上传人:学习好资料 2022/3/26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千里之行,始于一念.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千里之行,始于一念
摘 要:议论文概念的界定对作文审题的准确性及思路的展开有重要的作用,如果核心概念都不清晰,后面的思路展开就都变成了无源之水,无根之树。要树立从材料语境界定概念的原则,利用概念的对立面,对核心概念进一步界定阅读载体可以是通过手机电子书网络,这就区别于传统的纸质媒介。阅读的特点是不完整,断续的,区别于连续的完整的阅读。这样对材料中已有的定义进行分解,提炼出下一层的核心词,才能在写作过程中始终保持概念的明确性。比如有一篇写时间商的作文,在材料中就这样定义道:所谓“时间商”,就是我们对待时间的态度,以及运用时间创造价值的能力。从这个定义我们可以提炼出定义中的核心重点词应该是态度、创造价值等,并不是很多人想当然的“珍惜时间”。
有些作文材料中是会在核心概念进行定义之外还有相关外延的阐释,这就需要學生对外延进行概括,从中概括出特点,来对概念进行界定。如一篇写公地悲剧的文题材料,材料中也已经明确的提出“当一件事,好处归于个人,而成本由集体承担的时候,就很容易发生“公地悲剧”,但有时这样的定义太抽象,我们就引导学生结合材料中提到事例:有一个水丰草茂的牧场,草地是公有的,而羊群和牛群是个人的,所有人都可以来养羊养牛,出于私利,每个牧民都想通过多养牛羊来提高收益,“我不养羊,人家也会多养。”人人都不控制和节制,于是悲剧上演了——草地持续退化,最终变为沙漠,所有牧民破产。这就是公地悲剧的外延的具体体现。比如有学生把公地悲剧理解为,搞个人主义,个人与集体出现利益冲突时,个体应该服从集体,从而举出了类似雷锋、董存瑞等例子。其实学生在界定概念时,只要把概念的外延进行比照就会发现,在雷锋,董存瑞的例子中,是找不到类似的“草地”对应的概念,所以这种对概念的理解是错误的。 更多的作文材料时仅有一些相关外延的阐释,如前面提到的2019年高考作文题写劳动,材料在表述不同观点时已经提到:“夙兴夜寐,洒扫庭内”,有一些同学不理解劳动,不愿意劳动。有的说:“我们学****这么忙,劳动太占时间了!”有的说:“科技进步这么快,劳动的事,以后可以交给人工智能啊!”也有的说:“劳动这么苦,这么累,干吗非得自己干?花点钱让别人去做好了!”洒扫庭除,科技进步那么快,劳动的事可以交给人工智能,劳动那么苦那么累,这些都是对劳动外延的阐释,我们可以把握到材料中提到的劳动不是所有的劳动类型,应该侧重指的是体力劳动。
比如有一篇写痛感新闻的时评作文,材料中虽没有直接定义痛感新闻,但列举了三则痛感新闻:31岁的富士康员工在结束iPhone装配线的夜班工作后跳楼***;32岁的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英语教师刘伶利因患癌症被学校开除后不治身亡;18岁的南京邮电大学女生徐玉玉,接到诈骗电话被骗走9900元学费后心脏骤停离世……事实上这就是对痛感新闻的外延阐释,我们从中可以准确地对痛感新闻的特点进行概括,痛感新闻就是是让读者感到痛心,痛惜的反映社会负能量的新闻。
所以要对概念进行定义,对材料分条缕析,抓住材料的内涵和外延的相关比照,是界定概念的基本要求。
其次,利用概念的对立面,对核心概念进一步界定。每个概念都有它的对立面,利用概念的对立面可以反过来帮助理解概念本身。比如有学生在写一篇“谁的青春不迷茫”的作文,写作的核心词是迷茫,究竟什么样的状态是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