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2
文档名称:

辛弃疾水龙吟课件.ppt

格式:ppt   大小:1,767KB   页数:3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辛弃疾水龙吟课件.ppt

上传人:文库新人 2022/3/26 文件大小:1.73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辛弃疾水龙吟课件.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关于辛弃疾水龙吟
现在学习的是第1页,共32页
辛弃疾生不逢时。他的文才武略换来的却是大半生报国无门的悲愤和苦痛。于是他只好笑傲山林、诗酒余生。他常常将满腔雄心壮志化作杜鹃啼血式的悲愤的长歌。这是英雄人格意识的变向表达,我们从这 ——皮日休《缥缈峰》
“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王国维《人间词话》
现在学习的是第15页,共32页
人心中有愁有恨,所见之远山也似乎在“献愁供恨”,这是移情及物的手法。那么诗人愁恨为何,又因何而至?
北望是江淮前线,效力无由;再远即中原旧疆,收复无日。南望则山河虽好,无奈仅存半壁;朝廷主和,壮士不得其位,即思进取,也限于国力。以上种种,是恨之深者,愁之大者。诗人借远山之献供,尽情抒发内心块垒。
现在学习的是第16页,共32页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落日:比喻国势衰微的南宋王朝。
断鸿:失群的孤雁,比喻作者飘零的身世。
江南游子:指代作者自己。
现在学习的是第17页,共32页
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吴钩:“男儿何不带吴钩, 收取关山五十州。”
—— 李贺《南园》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辛弃疾《破阵子》
拍栏干 :“读书误我四十年,几回醉把栏干拍。”
——北宋刘概
“休去依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辛弃疾《摸鱼儿》
现在学习的是第18页,共32页
词人除了写景,还写到了自己的行为,找出一些富有表现力的动词, 它们又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呢?
看、拍、会、登
  “吴钩”本是战场杀敌之锐器,现在却闲置身旁,烘托词人空有满腔雄心壮志,却是英雄无用武之地的苦闷。
  “栏杆拍遍”是胸中说不出的抑郁苦闷之气,借拍打栏杆来发泄,雄心壮志无处施展的急切悲愤的情态。   “无人会、登临意”感叹自己空有恢复中原的抱负,而南宋统治集团中却无人是知己。
现在学习的是第19页,共32页
上片:
景色: 江天、山景、落日、断鸿
动作:看、拍、会、登
寓情于景
比喻
上片小结
现在学习的是第20页,共32页
上片所写景物,是作者登临时即目所见,从中引出漂泊南方、渴望报国,而无用武之地的幽愤。
现在学习的是第21页,共32页
文本下片赏析
现在学习的是第22页,共32页
与上片相比,词的下片描写的对象变成了历史人物,那么词人写到了哪些人和哪些事呢?根据典故谈谈词人有哪些“登临意”?
张翰 —念鱼归隐
许汜 —谋取私利
刘备 —雄才大略
桓温 —时光流逝
—乡思、仇恨 、激愤
—为国为民
—控诉当朝、
 哀叹虚掷年华
思考
现在学习的是第23页,共32页
(1) 尽西风,季鹰归未?
西晋张翰,字季鹰,在洛阳做官,见秋风起,想到家乡的味美的鲈鱼,于是弃官回乡。
              ——《晋书·张翰传》
思考
借张翰来自比,不过却是反用其意。既表明自己很难忘怀时事、弃官还乡。还写了有家难归的乡思,并抒发了对金人、南宋朝廷的激愤,确实收到了一石三鸟的效果。“乡思”与前面的“游子”呼应,是“落日”、“断鸿”背景里“游子”的真情流露。
现在学习的是第24页,共32页
(2)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刘郎在这里泛指有大志的人,这个典故用在这里是说他既不学为吃鲈鱼而还乡的张季鹰,也不学求田问舍的许汜,“怕应羞见”中的“怕应”二字是词人为许汜设想,表示怀疑:你这样的小人,有何颜面去见刘备那样的英雄人物?表达了对英雄的追慕,折射出了辛弃疾的雄心壮志。
三国时许汜去看望陈登,陈登对他很冷淡,独自睡在大床上,叫他睡下床。后来许汜把这事告诉刘备,刘备说:“天下大乱,你忘怀国事,求田问舍,陈登当然瞧不起你,如果是我,我将睡在百尺高楼,叫你睡地下,岂知相差上下床呢?”           —— 《三国志·陈登传》
思考
现在学习的是第25页,共32页
(3)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流年,即年光如流;风雨,指国家在风雨飘摇之中。“树犹如此”指辛弃疾对国事飘摇,时光流逝,北伐无期,恢复中原的夙愿不能实现的忧惧。
《世说新语·言语》载,桓温北伐,经过金城,见自己过去种的柳树已经长到几围粗,便感慨地说:“树犹如此,人何以堪?”意思是说树已经长得这么高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