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高二历史国时期的百家争鸣.doc

格式:doc   大小:157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高二历史国时期的百家争鸣.doc

上传人:小博士 2016/12/30 文件大小:15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高二历史国时期的百家争鸣.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2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教学目标: 了解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 能够区分各家的主张; 了解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以及各家学说对后世的影响。通过了解各家主张的异同,培养学生分析比较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认识到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辉煌灿烂以及思想文化在争鸣和碰撞中不断发展的规律。教学重点:孟子的仁政思想;庄子的思想及其影响;法家的思想;百家争鸣的历史意义。教学难点:庄子的思想及其影响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探究式、讲授法、多媒体教学法新课导入: 在中国历史上, 春秋战国是思想和文化最为辉煌灿烂、群星闪烁的时代。当时, 礼崩乐坏, 天下大乱, 诸侯争霸, 列国交兵, 忧国忧民的学者们有感于时局, 纷纷提出自己的救世主张。他们或周游列国、献计献策, 或退隐林下、聚徒讲学, 或独善其身、著书立说。一时间, 学派蜂起, 百家争鸣。特别是儒、道、墨、法等学派系统地提出了自己的哲学思想和社会政治主张,掀起了当时思想界的一大波澜,形成了空前繁荣、百家争鸣的局面。今天,就让我们共同走进百家争鸣的时代,去感受 2500 多年前学者们的风采首先,我们了解一下何为“百家争鸣”(多媒体展示) 春秋( 公元前 770 ~公元前 476 年) 战国( 公元前 475 ~公元前 221 年) 时期, 代表社会各阶级、阶层利益的思想家纷纷著书立说, 产生了儒、道、墨、名、法、阴阳、纵横、农、杂等各家思想流派, 他们针对当时社会上和学术上的各种问题, 展开讨论, 争相发表不同的见解, 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师) 百家不是真的有一百家, 其实只有十家, 影响较大有儒、墨、道、法四家, 下面我们就按照平时的分组情况由四组同学分别代表四家学派, 古有稷下学宫, 各派云集、百家争鸣, 今有多媒体教室, 精英荟萃, 理性思考。让我们发扬稷下风格,首先走进儒家学派。请第一组同学根据所学知识介绍战国时期的儒家学派代表。(学生回答略) 一、战国时期的孟子、荀子和儒家学派战国时期,继承和发扬孔子儒家学派思想的是孟子和旬子。请一组同学介绍孟子。 1 、孟子请同学们阅读孟子名言,结合书本和所学知识,介绍孟子其人并总结孟子的主要主张。教师总结:孟子的主要思想(1 )仁政学说——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2 )民本思想: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3 )性善论——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4 )人的修养和义利观思考一:孟子的主张中继承了孔子的什么思想?又有何发展?你还了解其他的孟子名言吗?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总结:“仁政”学说是孟子对孔子“仁”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封建政治哲学的最重要概念,关注的是人民生存的权力。“仁政”的主要内容为“民贵君轻”思想,主张轻徭薄赋,征发徭役不违农时,给农民以土地,有利于劳动人民,有利于封建统治,有利于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孟子语录: 老吾老, 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 以及人之幼。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得道者多助, 失道者寡助。过渡:在古代经济不断发展中,随着人们认识自然、征服自然的能力不断加强,唯物主义的哲学思想有了很大发展。战国时期儒家的另一个代表荀子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人定胜天”即是明确的反映。 2 、荀子请阅读荀子名言,总结荀子的主要主张。多媒体展示: 荀子(约公元前 313 -前 238 )名况,字卿,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称孙卿。中国战国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