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2.doc

格式:doc   大小:29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2.doc

上传人:wltawn 2022/3/26 文件大小:2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2.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阿长和<山海经〉》教 学 设 计
课 题
《阿长和<山海经>》
教 材 分 析
1.《阿长和〈山海经〉》是鲁迅先生的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以双重目光—儿时的目光和现时的目光-回忆了自己的保姆阿长,阿长是一个很不幸《阿长和<山海经〉》教 学 设 计
课 题
《阿长和<山海经>》
教 材 分 析
1.《阿长和〈山海经〉》是鲁迅先生的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以双重目光—儿时的目光和现时的目光-回忆了自己的保姆阿长,阿长是一个很不幸而又期望一生平安的劳动妇女,是一个没有文化的粗人,却又是民族文化的载体,她对“我”倾注了一片心血,是值得“我”“缺点”;写阿长买《山海经》一部分,作者又竭力褒扬她“伟大的神力"。
2.教读这篇课文,在整体感知的前提下,引导学生着重把握文章的写作特点,体会鲁迅对阿长的深情厚谊。
学 情 分 析
1.文章擅长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的个性,,把为“我"买《山海经》当作重点详写,塑造了一个普通农村妇女的形象。引导学生理解本文围绕人物特点合理安排材料、详略得当的写法。
2.文章善用欲扬先抑的比照手法衬托,学生第一次接触这种手法。应引导学生从文字背后认识阿长,体会年长的鲁迅的阿长的感情。
3.通过教读本文,培养学生解读回忆性散文的才能,同时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用自己的笔抒写儿时美妙的回忆,追忆逝去的光阴里最爱自己的人。
教 学 目 标
知识和才能目的:
1.积累课文重点词语。
2. 理解表达、描写等表达方式,体会人物描写的方法.
3. 学****本文欲扬先抑的手法及抓住人物特点刻画人物的方法.
过程和方法目的:
1. 理解本文围绕人物特点,合理安排材料的特点。
2. 学****本文主次清楚,详略得当的写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的:
感悟鲁迅对阿长的深沉思念之情,领悟阿长性格中的人性美.
教 学 重 难 点:
1。 通过文章平和含蓄的语言,品味文章深化的意蕴。
2.通过欲扬先抑的写法,深化理解阿长的人物形象及作者的深沉感情。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老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一.导课: 
请学生讲《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长妈妈讲美女蛇的故事导入。
学生讲述故事。 
前后知识联络学****鲁迅文章。
二.资料助读 :
 
 
 
三.诵读感知考虑问题。
 
 
 
 
 
 
 
 
 
 
 
 
请几位同学介绍鲁迅和作品,老师据情况补充. 
1.老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 

〈1〉长妈妈叫什么名字?
〈2〉长妈妈长得怎么样?
<3〉文章围绕阿长写了几件事?重点写什么?
<4>在“我”眼里阿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老师设计相关问题:
 
 学生介绍作者并记录在笔记本上.
 
,标示段落,注意字音。
2。学生再读课文,考虑并答复以下问题。
 
 
 
 
 
 
 
 
 全面理解作者。 
 
 
感知课文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