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纪念长征胜利84周年手抄报内容素材.doc

格式:doc   大小:17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纪念长征胜利84周年手抄报内容素材.doc

上传人:无限书海 2022/3/26 文件大小:1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纪念长征胜利84周年手抄报内容素材.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纪念长征胜利84周年手抄报内容素材
纪念长征胜利84周年手抄报内容素材
第1页/总页数6页
纪念长征胜利84周年手抄报内容素材
纪念长征胜利84周年手抄报内容素材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伟大的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纪念长征胜利84周年手抄报内容素材
纪念长征胜利84周年手抄报内容素材
第1页/总页数6页
纪念长征胜利84周年手抄报内容素材
纪念长征胜利84周年手抄报内容素材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伟大的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宝贵的精神财富,
纪念长征胜利84周年手抄报内容素材1、红军长征的历史背景
  1933年10月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动员近100万国民革命军围剿各中国共产党控制的农村根据地,并以50万兵力重点进攻中央苏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主要控制地区)。
  在前四次战役中,由于实施毛泽东的运动战方针,国民政府军没有达到预定目标,均以撤退告终。在第五次战役中,由于毛泽东失去领导权,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原名秦邦宪)采纳苏联军事顾问李德的建议,放弃过去四次反"围剿"斗争的积极防御方针,将这场战争定性为国共之间的决战,采用军事冒险主义,提出了"御敌于国门之外"的口号,要求红军在根据地之外抵抗国民革命军,决定在国民党之前抢先行动,发动所有红军展开全面进攻,并争取苏维埃在全中国的胜利。但中央苏区只有10万左右的正规军和数万游击队,在抢先进攻后不久即遭到巨大损失。这时共产党方面决定进行阵地防御,辅以"短促突击"(短距攻击),意图抵挡国民革命军的前进。但这个行动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不久,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首府瑞金的北大门广昌陷落,红军死伤一万余人。
纪念长征胜利84周年手抄报内容素材
纪念长征胜利84周年手抄报内容素材
第2页/总页数6页
纪念长征胜利84周年手抄报内容素材
纪念长征胜利84周年手抄报图片欣赏(6张)
  纪念长征胜利84周年手抄报图片1
  纪念长征胜利84周年手抄报图片2
  纪念长征胜利84周年手抄报图片3
  纪念长征胜利84周年手抄报图片4
  纪念长征胜利84周年手抄报图片5
  纪念长征胜利84周年手抄报图片6
纪念长征胜利84周年手抄报内容素材2、红军长征的由来
  提起红军长征,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但对"长征"、"万里长征"、"二万五千里长征"这些概念是何时提出的,却鲜为人知。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即红一方面军)开始实行战略转移后,中共中央、中革军委、红军总政治部在所发的指示和命令中,并没有把这次行动称为"长征",而是称为"突围"、"反攻"、"西进"等。同年11月,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团长王明,在莫斯科向苏联外国工人出版社中国部全体工作人员做报告时,把红7军团北上和红6军团西征称为"长征",这是目前所知最早的"长征"概念。
  1935年2月23日,红军总政治部在《告黔北工农劳苦群众书》中,第一次把中央红军的战略转移称为"长征"。5月,朱德在《中国工农红军布告》中盛赞"红军万里长征,所向势如破竹",从而第一次提出"万里长征"的概念。随着中央红军长征里程的不断增加,"长征"的定语由"万里"逐步增大。
纪念长征胜利84周年手抄报内容素材
纪念长征胜利84周年手抄报内容素材
第4页/总页数6页
纪念长征胜利84周年手抄报内容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