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比较法在高职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
在高职古诗词教学中灵活运用新颖有效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充分理解古诗词的内涵,学生通过自己掌握的古诗词进行知识的迁移,在学习新的古诗词的时候,能够更轻松地进行学习,并能深入理解古诗词所蕴含的感比较法在高职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
在高职古诗词教学中灵活运用新颖有效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充分理解古诗词的内涵,学生通过自己掌握的古诗词进行知识的迁移,在学习新的古诗词的时候,能够更轻松地进行学习,并能深入理解古诗词所蕴含的感情和作者表达的主题思想。在高职教学中教师充分应用比较法进行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古诗词学习能力,让学生更好地欣赏所学古诗词中的名词佳句,有效帮助学生领略古诗词的艺术风格。
一、藝术风格比较
很多诗人的诗词都具有自己的特色,每一篇古诗词都蕴含着作者在写诗时的心理感受,以及作者想要表达出来的各种艺术魅力以及人生感悟。在古诗词教学中运用比较法,能够让古诗词作者的艺术风格变得更容易被学生理解。众所周知,唐朝诗人白居易与宋朝诗人苏轼的人生经历有几分相似,一开始两位诗人都是在京城为官,可是在为官不久后,诗人都被当时的掌权者贬入地方做小吏。通过这两位诗人的诗词,就能够看出两位诗人对于自己的人生经历都有着不同的感受,对于自己的人生或豁达或痛苦。对于国家事务,都满怀热忱。
白居易在被贬之后,心中郁闷、不忿。读者能从他的诗词《琵琶行》中感受到不平:“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白居易写到自己被贬之后,就孤独地在一间偏僻的屋子里修养,但是休养期间总是心情抑郁,饮酒消愁。在喝酒的时候,听到琵琶女的弹奏,心有所感,因此写出这首《琵琶行》。全诗显示出白居易的悲伤与落寞。
但是苏轼与白居易完全不一样,苏轼豁达、大气、爽朗、豪迈。苏轼在官场上,曾多次被贬谪,但是苏轼始终保持了乐观积极的心态。这一点,能够从苏轼的各篇诗词中看出来,比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念奴娇·赤壁怀古》被称为千古绝唱。此词怀古抒情,写自己消磨壮心殆尽,转而以旷达之心关注历史和人生。上阕以描写赤壁矶风起浪涌的自然风景为主,意境开阔博大,感慨隐约深沉。起笔凌云健举,包举有力。将浩荡江流与千古人事并收笔下。
苏轼词中的周瑜儒雅淡定,冷静睿智。但是苏轼在写周瑜的时候,感情是非常复杂的,苏轼在写这首词的时候已经47岁,而周瑜在34岁的时候破曹。苏轼在赞誉周瑜的时候,联想到自己官场不顺,因此有“多情应笑我”这一句,语气虽然清淡但是也含有沉郁之气。但是苏轼并不是一个哀哀戚戚的诗人,而是一个看破世间宠辱的智者。因此,苏轼便从自己的悲哀中超脱了,所以苏轼在与周瑜进行比较之后,虽然知道自己的政治生涯与周瑜无法媲美,但是从人类的发展规律和普遍命运来看,双方其实没有太大的区别。因此在思索之后就得出了“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的感受。虽然此词也蕴含部分对政治生涯不顺的感慨,但是由于他豁达的胸怀,在祖国雄伟的江山和历史风云人物的激发下,借景抒情,写下了《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千古名篇。这首名篇在当时以及后来对于世人都有很大影响。从苏轼的词中就可以深刻感受到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