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推敲》教学反思
教学时,学生通过自主阅读理解到这个典故的来龙去脉,明白故事要告诉我们的道理,不算难事。难点在于,如何才能让学生学会推敲。
答案其实书上也有。首先一点,要能发现问题。这一点看似简单,其实很难。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小进,《推敲》教学反思
教学时,学生通过自主阅读理解到这个典故的来龙去脉,明白故事要告诉我们的道理,不算难事。难点在于,如何才能让学生学会推敲。
答案其实书上也有。首先一点,要能发现问题。这一点看似简单,其实很难。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小进,大疑大进。发现一个问题,有时候比解决一个问题的价值还要大。假设,贾岛没有向自己的作品发难,也就不会发现“推和敲”的问题。也就不会有后面发生的故事了。其次,要专心致志地去考虑。你看,贾岛一边走,一边口中吟哦,一边指手画脚,旁假设无人的憨态。把贾岛忘我钻研的精神呈如今我们的眼前。另外,在这个故事中,韩愈的作用不可小觑。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告诉了我们,“推敲”很适宜和同志者共同完成。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啊。有时候,一个不经意的点拨可能就会点燃一座“寂静的思想火山"。尤其是这位朋友比你更高明的时候,那种点拨带给你的享受无法言表。文中韩愈就是这样一位大家。他的建议是用“敲”。原因说得也很明白:1、要讲礼貌;2、写静偏写闹,闹中去取静,这是一种反衬的写作手法。就比方,我们形容教室极其安静,和其用万籁俱寂,不如用一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更加的形象。
知道了这些还不够,因为推敲是一种习惯,是一种技能。知道还要做到。本文里面就有几个非常好的“推敲”.
“拜访”和“访问”,“宁静”和“安静”,“即兴"和“即时"虽然意相近,但是还是有不小的区别的。例如,拜访和访问相比,有尊敬的意味,不是一般的走走,而是满怀敬意,多少有些像刘备的三顾茅庐;即兴不仅有当即的意思,。这个可是一个大本领,可遇不可求。另外,只要学生读书仔细,一定可以发现还有一处值得推敲的地方。就是“他沿着山路找了好久,才摸到李凝的家"的“摸”字,为什么不能用“找”呢?让同学们一起推敲推敲。或许就能发现,,还能知道贾岛迟到的根本原因,他不熟悉这条山路。除此之外,贾岛对友人的尊重和执著的精神也能得窥一斑。 “找摸”值得推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