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政协会议发言政协会议发言第一篇: 政协会议发言材料政协会议发言材料关于加强我市食品安全的建议各位领导、各位委员: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涉及千家万户,涉及国民的身体健康。 201X 年全国共查办食品添加违法案件 5305 起, 依法逮捕23人, 但仍显力度不够。 201 X 上半年, 食品安全乱象频出,从“瘦肉精”到“染色馒头”,从“毒血旺”到“黑心烤鸭”,此起彼伏的食品安全事件不断拷问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制度。为全面了解我市食品安全状况及发展态势, 充分发挥政协职能, 促进我市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确保群众的饮食安全,民进汾阳市总支对全市食品安全状况、存在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调研。一、我市食品安全基本状况 1 、食品安全状况根据市政府食品安全监管职责的分工,我们先后到农委、质监局、工商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卫生局等涉及食品安全监管的职能部门进行了调查研究, 对我市食品产业状况和发展态势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现阶段, 我市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有 60 余个,各类小作坊 50 余家,取得餐饮许可证的单位有 520 余个。上述职能部门实行分段管理,即: 农委监管 1 生产基地、初级农产品等生产环节; 质监部门监管食品生产加工企业; 工商部门监管超市( 商店)、集贸市场、个体商贩; 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监管餐饮服务单位; 食品安全协调委员会统一领导全市食品安全工作, 协调各成员单位的职责分工, 检查、督促和落实食品安全的各项工作。 2 、食品安全监管状况我市各级政府一直把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食品安全,作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民生问题, 放在突出位置, 从执政为民的高度, 不断强化对食品安全工作的组织领导, 加大监管力度, 采取了一系列的监管措施, 着力解决影响食品安全的突出问题,全市食品安全保障水平明显提升: ①农委: 设立综合执法大队,每日对农贸批发市场销售的蔬菜、水果进行抽检, 发现问题立即采取相关措施, 移送有管辖权的职能部门; 基层质监站对蔬菜、水果的农药残留进行逐日检查, 从农药的领取、使用记录, 确定生产者的使用时间, 以及准许农产品销售的日期。通过加大设施蔬菜集中产区环境监测、生产投入品控制和产品质量监督检测工作的力度,切实保证消费者的健康。②技术监督局: 构建“大质量”管理体制,着力构建“大安全”体系,按照“统一领导、划区分片、重心下移、层级负责、乡为基础”的原则, 推行“一名领导、一班人马、一套方案、一本台账、一盒档案”的工作机制, 通过政府联动, 部门协调, 企业自主监督, 社会参与, 加强食品生产加工方面的监管。③工商: 按照国家工商总局关于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流通环节就市场准入主体进行严格审查, 实行登记管理, 分类监管, 不定时地对市场进行质量安全监督, 要求销售食品的单位特别是从事批发的企业建立台账,从食品的购进、销向进行有效监控。④食品药品监督局: 组织监管人员分组对全市餐饮服务企业是否具备许可条件进行普遍排查, 对基本符合条件的予以发证, 同时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求整改,并对购进的面油肉菜进行抽检,要求购进时索票索证。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 、源头污染仍然存在种植业: 为了防治病虫害、除草、实现农作物增产增收,农药、化肥的使用率较高, 蔬菜、水果等农产品中残留有毒有害物质, 而且一些过去人们一直认为不会有农药残留的生长在地下的植物也存在农残超标。养殖业: 大部分养殖场条件较差,特别是肉鸡、猪的养殖,业主为了防止疾病流行和增加产量,违规使用大量抗生素、激素和其他有害物质, 造成有毒有害物质残留于畜、肉产品中,直接危害群众的饮食安全。 2 、熟食加工监管欠缺我市熟食加工基本处于小作坊式生产状态, 卫生条件比较差, 加工过程中滥用食品添加剂, 无证加工的现象比较普遍,对加工的食品不进行检测;特别是早点路边店、食品经营点、农贸市场还有无《卫生许可证》、《营业执照》经营食品的现象。 3 、食品加工企业安全意识不强一些食品加工企业生产条件达不到国家、地方要求, 质量管理意识不强, 产品不精不细, 从业人员素质低, 技术力量薄弱, 不具备市场竞争能力; 原料检验、添加剂使用记录不健全, 进货查验制度不健全或未按制度执行, 查验记录流于形式, 没有索票证明, 产品质量保证能力不足, 给食品安全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 流通环节企业管理不规范, 不索证索票, 好多企业没有建立起购销台帐, 来源去向不清, 一些企业质量意识、诚信意识差, 经销过期变质食品和三无食品; 餐饮食堂内卫生状况较差、生熟不分, 没有必要的消毒设施;街头饮食摊点和夜市大排档的卫生状况堪忧: 随着我市社会经济的发展,许多有特色的街头小吃摊点和夜市大排档日益增多, 绝大多数的碗筷等餐具没有按要求消毒, 食用油的购进渠道不正, 地沟油在小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