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嵩山地区地质地貌实习报告
0
嵩山地区地质地貌实习报告
姓名:
王露
班级:
地理科学12级2班
学号:
学院:
环境科学与旅游学院
导师:
江富建 蒋国富 罗勇
日期:
宙、元古宙、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五个地质历史时期的地层,被地质界誉为“五代同堂”。
嵩阳-中岳-少林运动
嵩山地区保存着嵩阳、中岳、少林、加里东、燕山等构造运动的地质遗迹。特别是在不足20km2的范围内,清晰地保存着嵩阳运动、中岳运动和少林运动所形成的前寒武纪的三个角度不整合界面。
2
嵩阳运动
嵩阳运动是发生在太古代末期的一次激烈的造山运动,使登封群强烈褶皱,形成以东西向为主的线型褶皱和穹窿构造,伴有以酸性岩浆为主的侵入活动,使岩石发生强烈区域变质和不同程度的混合岩化作用,并造成嵩山群之间的角度不整合接触。这次运动使本区陆壳开始形成。这次构造层以塑性形变为主,褶皱形态复杂,总体呈现以近东西向为主的一系列短轴背斜或穹窿构造。
中岳运动
中岳运动发生于早元古代末的一次强烈的造山的运动,它使嵩山群形成近南北向的紧闭线状褶皱,岩石发生浅变质。使陆壳运动进一步增长,地台基底基本形成,中条构造层由嵩山群组成,与下伏嵩阳构造层不整合接触。地层褶皱强烈,形成近南北向的紧闭线形复式褶皱。这个时期形成的断裂构造主要有东北向的压剪性冲断层、近东西方向的张性正断层及沿嵩山群底剪切而形成的滑脱断裂。
少林运动
发生于震旦纪与寒武纪之间的升降运动,这次地壳运动以后,本区全面沉降,广泛接受海相沉积。它使基底断块翘起,南高北低,导致五佛山群发生由南向北重力滑动,并伴生褶皱及构造
在地球形成的46亿年,嵩箕山系有36亿年的沧桑变迁史。距今36亿年~32亿年的太古宙太古代开始,嵩山地区的海底发生了中基性和酸性熔浆的火山喷发与侵入,堆积了花岗质岩石约4倍于緑岩的陆核基底。所以嵩山被誉为天然地质博物馆。
3
第四节 嵩山的历史文化
嵩山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远古时嵩山被称为外方山。《禹贡》孔颖达正义:“嵩高山在颍川崇高县,古文以为外方。”《汉书 地理志》:“崇高有太室山、少室山庙,古文以为外方山也。”到了东周时期,依《诗经 嵩高》:“嵩高维岳,峻极于天”之句,改外方山为“嵩高”,亦称“崇山”。《尔雅 释山》:“山大而高,崧;山小而高,岑。”晋郭璞注:“今中岳嵩高山盖依此名。”对于为何改名嵩高山,《白虎通》云:“中岳之岳,独加‘高’字者何?中央居四方之中,可高,故曰嵩高山。”又《国语 周语上》:“昔夏之兴也,融降于崇山。”韦昭注云:“崇,崇高山也。夏居阳城,崇高所近。”
嵩山被定为中岳,源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远在夏商时,嵩山就被称为是中国的中心。据《周礼 地宫司徒》及唐徐坚《初学记》载,西周时周公旦在营建东都洛阳时,于嵩山测日影,夏至之日,影长一尺五寸,于是定嵩山为地中。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阳之后,嵩山不仅地处中州,同时成为京畿之地,其地位也同时提高。源于夏商之时的四岳名山,由于嵩山邻近京都,便被命名为中岳,从而中 封禅书》:“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故嵩高为中岳,而四岳各如其方。”后经战国到汉代,五岳最终确定,并被固定下来。《尔雅 释山》:“嵩高为中岳”。《史记 孝武本纪》:“三月,遂东幸缑氏,礼登中岳太室。”许慎《说文》:“嵩,中岳嵩高山也。从山从高,也从松。”
嵩山在古代,晋代之前以太室山为嵩高山,称中岳。《史记 封禅书》:“中岳,嵩高也。”又《史记 封禅书》:“太室,嵩高也。”《汉书 地理志》:“崇高,武帝置,以奉太室山,是为中岳。”《后汉书 地理志》:“阳城,有嵩高山。”注云:“《山海经》为太室之山。”而《晋书 地理志》未言嵩山为何,但晋戴延之《西征记》:“东为太室,西为少室,相去十七里,嵩其总名也。”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合而言之嵩高,分而言之二室。”由此,两晋时少室山也被列入嵩高山,与太室共称中岳。但在隋唐时,虽然少室山被列入中岳,但习惯还沿用汉时的说法单指太室山为嵩高山。《隋书 地理志》:
5
“嵩阳有嵩高山、少室山、颍水。” 《旧唐书 地理志》:“河南道名山三崤、少室、嵩高。”唐代之后太室和少室为中岳基本固定下来。
太室山和少室山自古有多种称谓和写法。太室山除古时称外方,西周后称嵩高外,“太”还写作“泰”。《山海经》即作“泰室”。东汉安帝元初五年(118年)建于中岳庙前的石阙,亦名“中岳泰室阳城神道阙”。此乃古时“泰”和“太”通用之故。东汉以后太室山的“太”字不再使用“泰”字。少室山的名字更多。少室又名负黍山。《郡国志》:“少室,一名负黍山,有负黍城在其南,故因山以名城。”少室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