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关于低氧与呼吸困难
第一页,讲稿共六十页哦
低氧是临床常见的状态,低氧一定呼吸困难吗?
什么样的低氧才会呼吸困难?
是何种呼吸困难?
第二页,讲稿共六十页哦
呼吸困难概念
主观:呼吸费力
客观:表现为呼吸频率、深度障碍:组织水肿等
2、生物氧化过程障碍:氰化物、硫化氢中毒
特点:
PaO2、SaO2、血氧含量正常,PaO2与PvO2
的差缩小。
第十六页,讲稿共六十页哦
氧循环
氧吸取(外呼吸) 心脏 动脉系统
氧运输 组织 氧摄取(内呼吸,氧利用25%)
静脉系统 心脏 肺
第十七页,讲稿共六十页哦
缺氧时氧代谢的变化
一、氧供与氧耗依赖:DO2与VO2呈现依赖
生理性氧供与氧耗依赖: DO2↓临界,摄氧率正常
病理性氧供与氧耗依赖: DO2正常,摄氧率下降
当氧供与氧耗不匹配时,将会出现缺氧
第十八页,讲稿共六十页哦
氧供DO2:也就是动脉血运送氧的速率,其数值为心输出量与动脉血氧含量的乘积:DO2=CI×CaO2×10ml/(min·m2)
正常值为520 ~ 720ml/
氧耗量VO2:表示组织单位时间内实际摄取的氧量在正常情况下,VO2反映机体对氧的需要
VO2=(CaO2-CvO2)×CI×10ml/(min·m2)
氧需要量:在氧供充足且外周可以有效地利用氧时,VO2即是氧需要量。当机体处氧供不足的状态下,VO2仅表示实际氧利用而不能反应机体氧需要量。
第十九页,讲稿共六十页哦
氧摄取率O2ER:是组织在毛细血管从动脉血中摄取氧的百分比。
O2ER= VO2/ DO2。
正常值为22~32%。
当DO2减少时,机体通过增加O2ER而维持VO2恒定, O2ER最高可超过70%。
当氧摄取率达到最高值时,此时将出现氧供与氧耗的依赖。
氧摄取率的增加是机体对缺氧保护反应
第二十页,讲稿共六十页哦
缺氧时机体机能的变化
PaO2< 60mmHg 缺氧
第二十一页,讲稿共六十页哦
缺氧时机体的机能变化
(一)呼吸系统:
代偿反应:呼吸深快
失代偿:表现为呼吸急促、肺水肿、呼吸衰竭
(二)循环系统
心率加快、血流分布改变、早期冠脉扩张
失代偿:肺动脉高压、心律失常、心衰
第二十二页,讲稿共六十页哦
缺氧时机体的机能变化
(三)、消化系统
1、胃肠易缺血
1)对缺血的敏感性高
2)血流再分布:休克状态下,优先供应心、脑、肾等重要器官。而作为代价,胃肠道血管被迫收缩,血流量下降。胃肠道血流量不仅下降早,而且恢复慢。
3)再灌注损伤
4)各类菌群、毒素、消化酶及其他腐蚀性物质聚集
第二十三页,讲稿共六十页哦
缺氧时机体的机能变化
2、胃肠损伤对全身产生影响:
胃肠道粘膜的损伤会引起肠道通透性增
加、肠道细菌和毒素移位、释放大量炎性介
质等,导致多脏器功能受损。
因此胃肠道损伤被称为MODS的始动因子。
第二十四页,讲稿共六十页哦
缺氧时机体的机能变化
80年代以前,休克的纠正标准是血液动力学稳定
80年代以后,提出了使氧耗(VO2)脱离氧供(DO2 )
依赖和使动脉血乳酸恢复正常的复苏标准。走出了“循环稳定”的圈子,将着眼点放到了纠正组织
细胞缺氧上。
Phi的检测成为早期而敏感地发现组织缺氧的重
要指标,成为评价休克复苏的“金标准”。
第二十五页,讲稿共六十页哦
缺氧时机体的机能变化
(四)、血液系统:
缺氧可使骨髓造血增强及氧合血红蛋白解离曲
线右移,从而增加氧的运输和释放
1、红细胞增多:促红细胞生成酶增多
2、氧合血红蛋白解离曲线右移:红细胞内2,
3-二磷酸甘油酸增加
第二十六页,讲稿共六十页哦
缺氧时机体的机能变化
(五)中枢神经系统
脑灰质比白质的耗氧量多5倍,对缺氧的耐受性
更差
急性缺氧可引起头痛、记忆力降低等。严重缺
氧可导致烦躁不安、惊厥、昏迷甚而死亡。
第二十七页,讲稿共六十页哦
缺氧时机体的机能变化
(六)组织细胞的变化
代偿期:
1、组织细胞利用氧的能力增强: 线粒体的数
目和膜表面积均增加,使细胞的内呼吸功能增强。
2、无氧酵解增强:乳酸的增加,在一定的程
度上可补偿能量的不足。
3、肌红蛋白增加:当氧分压为10mmHg时,血
红蛋白的氧饱和度约为10%,而肌红蛋白的氧饱和
度可达70%。
第二十八页,讲稿共六十页哦
缺氧时机体的机能变化
失代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