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槽钢孔型设计(DOC)
槽钢孔型设计(DOC)
1/18
槽钢孔型设计(DOC)
槽钢孔型设计
目前国内生产的角钢有三种类型:一种是普通槽钢,其执行的产
品标准为GB宽、腰厚及腿长的标准尺寸。
槽钢孔型设计(DOC)
槽钢孔型设计(DOC)
3/18
槽钢孔型设计(DOC)
计算h1时,应考虑到腰厚d1调整到最大正偏差时,腿长H不超
出最大正偏差;当腰厚d1调整到最小负偏差时,腿长H不小于最小
负偏差。锁口余量△=5~10mm,且
t1=(~1)t
(5-45)
式中t――腿厚的标准尺寸。
a1=t1-〔(h1/2)x(1/10)〕
(5-46a)
b1=t1+〔(h1/2)x(1/10)〕
(5-46b)
为防止槽孔磨损后腿部太厚,则腿厚
a、b可取部分负偏差,但
不能过大,否则在装辊及导卫安装不当、调整不当时,易使一条腿厚
超出负偏差。
当腿部斜度ψ值取得较小时(约1%左右),则产生如下问题:
(1)ψ太小,使接触弧长度增加,金属横向运动加剧,使腿
的外侧壁磨损增加,常常造成成品肩角且腰部与腿外侧壁夹角大于
90°,或“塌角”。
(2)ψ太小,使轧件难于脱槽,容易造成缠辊等轧制事故。
(3)ψ太小,腿部外侧壁磨擦力增加,轧制负荷增加。某厂
在Ф400连轧机组上轧制GB707-88中的8号槽钢,当ψ=1%时,
其成品机架的轧制电流竟达1000~1200A。
槽钢孔型设计(DOC)
槽钢孔型设计(DOC)
4/18
槽钢孔型设计(DOC)
(4)
轧槽寿命低,单槽轧制吨位往往只能达到
100t
左右,
槽钢孔型设计(DOC)
槽钢孔型设计(DOC)
18/18
槽钢孔型设计(DOC)
而且重车时不仅难度大,而且只能重车
1~2
次,辊耗极大。
槽钢孔型设计(DOC)
槽钢孔型设计(DOC)
18/18
槽钢孔型设计(DOC)
5)成品质量较差,由于外侧壁磨擦剧烈,因此腿外部的表面上有较严重的擦伤和刮伤,而且在槽钢的内圆角处易发生网裂。
槽钢孔型设计(DOC)
槽钢孔型设计(DOC)
18/18
槽钢孔型设计(DOC)
6)ψ太小,使成品前孔的轧件在进入成品孔时,由于其腿部的△ψ较大,而使轧件经多道次轧制后,进入成品孔的轧件腰部端头呈舌状,即进成品孔时,腰部先咬入、压平,所以对成品前孔的轧件腿外侧斜度有收小作用。但过大的△ψ,则产生强烈的收缩,会引起槽钢腿外侧严重擦伤。
在横列式轧机上轧制槽钢(GB707-88)时,一般μ腰=μ腿+(0~
),即腰部的延伸系数大于腿部的延伸系数,腰部金属拉缩腿部金属,以保证腰部的肩角不产生“塌角”。但在连轧机中,由于粗、中轧一般没有活套轧制,实际操作中存在着“微拉”轧制的不良操作。即使精轧有活套,也存在着起套的间隙时间。在两架连轧机之间活套没有形成时,一定产生大小不一的拉钢轧制,因此上面三个因素都使腿长发生变化,所以如果继续采用μ腰≥μ腿的设计方法,则无法保证腿部尺寸。当轧制F腰/F腿较大的集装箱专用槽钢时,则腿部尺寸不容易控制的情况尤为突出。因此,连轧机中成品孔的腰部延伸系数希望略小于腿部延伸系数,即
μ腰=μ腿-(~)(5-47)当腿部斜度ψ取得较大时,一般不小于5%,上述六个不足之处将得到很大改善。如果车间有矫正能力,则希望采取ψ≥5%。倘若
矫直能力不足,则建议将腿部斜度由5%以上改为3%较为适宜。某连轧机组轧制8#槽钢和集装箱专用槽钢时,成品孔腿部斜度在5%时,经7辊矫直机矫直后的两腿外侧斜度往往为(3~4%)H,超过GB707-%的规定。当把此腿部斜度由5%改为3%时,则可
槽钢孔型设计(DOC)
槽钢孔型设计(DOC)
8/18
槽钢孔型设计(DOC)
完全解决此“扒脚”问题。
切分孔设计
为了获得合格的成品腿长以及防止控制孔出耳子,正确设计切分
孔非常重要。一般切分孔的孔型特征是两腿的内壁在腰部相交,且一
般腰厚>20mm,以及实际腿根厚度2g>B/2,见图5-55。
切分孔的形状
切分孔有开口式和闭口式两种,这两种的优缺点已在前面介绍
了。但不论开口式或闭口式,其切分孔两腿内侧壁的交角大小对轧制时切分孔型中的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