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4 页 共 33 页
29、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归去来兮辞》〕
30、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归去来兮辞》〕
其次册“名句名篇”
31、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转引自《改造我们的学习》〕
32、惯于长夜过春时,挈妇将雏鬓有丝。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化大王旗。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为了忘却的记念》〕
33、我又沉重的感到我失掉了很好的挚友,中国失掉了很好的青年,我在悲愤中沉静下去了„„〔《为了忘却的记念》〕
34、夜正长,路也正长,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罢。〔《为了忘却的记念》〕
35、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谏太宗十思疏》〕
36、竭诚那么吴越为一体,傲物那么骨肉为行路。〔《谏太宗十思疏》〕
37、恩所加,那么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那么思无以怒而滥刑。〔《谏太宗十思疏》〕
38、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滕王阁序》〕
39、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滕王阁序》〕
40、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滕王阁序》〕
41、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滕王阁序》〕
42、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滕王阁序》〕
43、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师说》〕
44、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45、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46、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阿房宫赋》〕
47、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阿房宫赋》〕
48、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阿房宫赋》〕
49、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阿房宫赋》〕
50、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六国论》〕
51、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六国论》〕
52、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六国论》〕
53、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六国论》〕
54、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那么游者众;险以远,那么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特别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缺乏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
55、此所以学者不行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游褒禅山记》〕
56、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伶官传序》〕
57、夫祸害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伶官传序》〕
58、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