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英国-走遍英国-英国举办新型艺术展.docx

格式:docx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英国-走遍英国-英国举办新型艺术展.docx

上传人:wz_198613 2014/11/5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英国-走遍英国-英国举办新型艺术展.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英国举办新型艺术展
托普仕留学-国内口碑最好的留学机构资深顾问介绍,世界各国各地各个角落里都有“中国制造”的商品,现在恐怕很难找到多少家里没有中国制造商品的人家,从手机、iPad, 到服装、日用品,甚至家具、沙发无一不有。
提到中国制造,在西方,人们往往想到的是那些高大密集的厂房里成千上万、无名无姓埋头苦干的工人。
而目前一位正在英国伦敦的华人女艺术家通过一个新型的艺术展,向西方观众展示“中国制造”背后一些有血有肉的“打工妹”,展示她们的苦与乐,以及她们的理想和追求。
这位年轻的艺术家叫金翱文。我结识她还是三年前她在伦敦举办以中国独生子女为主题的艺术展上。
最新的艺术展金翱文再次把目光聚焦在社会问题上。
展览开幕前,我问金翱文为什么选择“打工妹”作为她艺术创作的主题?
她说,中国的农民工不仅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一支劲旅,而且他们的生存状况也受到中国社会乃至国际社会的关注。
而在人数庞大的农民工里绝大多数是年轻女工,这些离乡背井来到城市打工的女孩子往往被人们昵称“打工妹”。
“作为一个女性艺术家,我一直关注这些和我年龄相仿的女孩子们的命运。我希望了解她们,把她们的真实生活状况、她们的苦恼与快乐、她们的理想和追求,通过艺术形式展示给世人。”
金翱文说,她从两年前开始着手这个项目,期间她前往中国许多工厂集中的城市,结识了800多位“打工妹”,了解她们的人生故事和日常生活。
新一代“打工妹”
金翱文说,在与这些打工妹一起生活的日子里,她发现今天的打工妹跟她们父母一代的农民工情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八、九十年代的农民工生活更加艰辛,工资微薄。他们大多省吃俭用,把钱寄回乡下老家养家糊口。
而她接触的这些打工妹,她们的经济收入比前辈农民工改善了很多。她认为,大多西方媒体谈到中国农民工时,焦点仍然停留在他们的收入和生活状况上。
“实际情况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关注,这些年来农民工的收入有不少改善。
我结识的那些打工妹一般对她们的收入都还满意。而且跟她们的父母一代农民工相比,她们更有追求,也更享受生活。
很多女孩子并不需要把工资寄回家,而是像城里女孩一样买时装、化妆品,看电影,去夜店等。”金翱文说。
“户口”制度的阴影
我问金翱文,那这些打工妹最大的苦恼是什么?
“这就是我最想传达的信息。这些从农村来城里打工的女孩子对我说,她们最忿忿不平的是二等公民的地位。因为没有城市户口,不管她们挣多少钱,外貌如何时尚,很多城市人总是把她们视为‘乡下打工妹’。”
金翱文说,她认为,中国的户口制度使成千上万的农民工沦为二等公民,他们由此不仅不能享有许多基本社会权益和福利,而且对他们的自尊心也造成极大伤害。
她说,大多数打工妹对老板不满。因为她们说,在老板眼里,她们不过是挣钱的机器, 很多老板对待她们的态度就像对待奴隶一样。
因此,尽管收入和生活状况有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