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关于丙型肝炎检测
现在学习的是第1页,共54页
目前丙型肝炎检测;
一、HCV抗体检测
二、HCV抗原检测
三、HCV核酸检测
四、HCV基因型检测
五、HCV细胞培养
现在学习的是第2页,共54页
丙须显色。
(2)免疫层析试验:以硝酸纤维膜为载体,HCV抗原线状固定在膜 上,待检样品沿着固相载体迁移,阳性结果在膜上抗原部位显示出有色条带。有效试验的质控线必须显色。
现在学习的是第10页,共54页
(二)抗体补充试验
抗体补充试验目前常用的为免疫印迹试验。 免疫印迹法试剂一般将 HCV不同编码区抗原多种成分喷涂在硝酸纤维薄膜条上,并设置了两种不同浓度的人IgG对照带和一条hSOD对照带,用于内部对照和结果判断。其 诊断HCV感染的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可检测针对HCV不同编码区抗原的抗体,且不需要特殊的仪器设备。
现在学习的是第11页,共54页
(三)抗-HCV检测策略及结果报告
1、 疫情监测相关的检测策略及结果报告
先用筛查试剂-1进行初筛试验,结果呈阴性反应,报告“抗-HCV阴性”,不再进行复检试验;结果呈阳性反应,进入复检试验。
所有初筛阳性反应的样品使用筛查试剂-2进行复检,结果呈阴性反应,报告“抗-HCV阴性”;结果呈阳性反应,报告“抗-HCV阳性”。
现在学习的是第12页,共54页
现在学习的是第13页,共54页
2、临床诊断相关的检测策略及结果报告
⑴筛查试验
用筛查试剂进行初筛,结果成阴性反应,报告“抗-HCV阴性”;结果成阳性反应,不能出具阳性报告,必须进入复检试验。对初筛呈阳性反应的样品用原有试剂双孔或原有试剂加另一种不同原理(或厂家)试剂进行复检试验,如均呈阴性反应,报告“抗-HCV阴性”;如均呈阳性反应或一阴一阳反应,进行补充试验。临床诊断筛查检测流程见图4
现在学习的是第14页,共54页
现在学习的是第15页,共54页
(2)补充试验
⑴临床诊断补充试验方法-1
复检试验阳性反应样品,进行免疫印迹试验。结果阴性者,报告 “抗-HCV阴性”;结果阳性者,报告“抗-HCV阳性”;结果不确定者, 报告“抗-HCV不确定”,并进行随访。临床诊断补充试验检测方法一流程见图5。
现在学习的是第16页,共54页
现在学习的是第17页,共54页
⑵临床诊断补充试验方法-2
此方法仅限于检测方法/试剂给出了特定阈值(与抗体补充试验比较,其阳性的预测值≥95%)时使用。高S/CO比值:当S/CO比值≥特定的阈值时;低S/CO比值:其S/CO比值<特定的阈值。 初筛和复检
现在学习的是第18页,共54页
现在学习的是第19页,共54页
初筛和复检均为阳性,且有样品OD值与临界值(Cutoff)的比值(S/CO)≥试剂说明书中给出的特定阈值,可报告“抗-HCV阳性”,无需再做免疫印迹试验;否则,还应进一步作免疫印迹试验。免疫印迹试验结果阳性者,报告“抗-HCV阳性”;结果不确定者,报告“抗-HCV不确定”并进行随访。
现在学习的是第20页,共54页
3、血液筛查相关的检测策略及结果报告
献血/浆员体检合格后抽血检验。用抗体筛查试剂进行初筛,结果呈阳性反应,报告“抗-HCV阳性待查”,献血/浆员暂停献血,如果需要进一步诊断献血/浆员感染状况,执行临床诊断策略;结果呈阴性反应,报告“抗-HCV初筛阴性”,献血/浆员献血,进入复检试验。
对初筛呈阴性反应的样品用另一种抗体筛查试剂进行复检试验。如呈阴性反应,报告“抗-HCV阴性”,血液供应临床;如呈阳性反应,则报告“抗-HCV阳性待查”,血液报废,如果需要进一步诊断献血/浆员感染状况,执行临床诊断策略。
现在学习的是第21页,共54页
现在学习的是第22页,共54页
4. 检测结果的解释
现在学习的是第23页,共54页
丙型肝炎病毒抗原检测
㈠ HCV抗原检测的目的意义
1、HCV血清阳转前的早期急性丙型肝炎辅助诊断,尤其有助于HCV感染窗口期患者、抗-HCV检测结果不确定患者或HCV阳性母亲所生婴儿是否罹患丙型肝炎的辅助诊断。
2、免疫受损或先天性免疫缺陷群体如HIV感染者、长期透析的肾病患者、器官移植患者或先天性免疫功能缺陷患者等HCV感染的筛查。
3、抗-HCV阳性感染者的病毒血症分析。
4、HCV感染者治疗前后病毒血症追踪分析。
现在学习的是第24页,共54页
(二)HCV抗原检测的方法
目前抗原检测ELISA试剂采用双抗体夹心法定性或定量检测样品中游离的HCV核心抗原(包括抗原抗体复合物和游离核心抗原)。基本原理:以基因工程核心抗原免疫小鼠后所获得的纯化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