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广东省普宁市华侨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doc

格式:doc   大小:890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广东省普宁市华侨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doc

上传人:changjinlai 2017/1/3 文件大小:89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广东省普宁市华侨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 普宁侨中 2018 届高二级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文科综合· 地理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号、班别、姓名写在答卷密封线内。 2、答案填写在答卷上, 必须在指定区域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作答, 不能超出指定区域或在非指定区域作答,否则答案无效。一、选择题 1. 下列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B. 位于北半球、西半球 C. 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北寒带 D. 全部位于中纬度地区 2. 在下面 A、B、C、D 四幅图中,哪一幅图中 P 点的位置符合:() ①东半球②北半球③低纬度④在我国境内四个条件。 A. B. C. D. 3 、下图中堰塞体垮塌后可能会淹没下游沿岸居民点,可快速确定需要转移人口区域的技术是() 2 A. 遥感(RS) B. 地理信息系统(GIS) C. 全球定位系统(GPS) D. 北斗导航系统(BDS) 区域人口对资源压力指数是全国某资源人均占有量与区域该资源人均占有量之比,此比值可作为判断区域人口规模适宜程度的指标之一。读表,完成 4~5 题。人均 GDP 与全国平均值之比城市化水平(%) 人口对水资源压力指数人口对耕地压力指数全国 青海 河南 黑龙江 浙江 4 .四省比较,叙述正确的是() A .人均 GDP 水平越高,则人口对水资源压力越大 B .城市化水平越低,则人口对耕地压力越小 C .人均 GDP 水平越高,则城市化水平越高 D .城市化水平越低,则人口对水资源压力越小 5 .四省比较,关于产业发展条件叙述正确的是() A .青海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条件最佳 B .河南发展耗水较多的产业条件最佳 C. 浙江发展用耕地多的产业条件最佳 D. 黑龙江发展商品农业耕地条件最佳山西是我国煤炭输出最多的省区,随着煤炭深加工的发展,生产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下图是山西某地煤炭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示意图。读图完成 6~7 题。 6. 、该地生产结构的变化,其社会经济效益表现在() ①减轻交通运输的压力②提高煤炭生产的产量③促进产业结构的转移④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3 7 、该地生产结构变化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①实现了废弃物的零排放②减缓当地气候变暖的趋势③加剧了当地大气、水的污染④加剧当地水资源的短缺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太湖平原气候温和湿润, 水网稠密, 土壤肥沃, 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三大桑蚕基地之一, 素以“鱼米之乡”而闻名。吐鲁番盆地在自然条件和人文景观方面,有许多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堪称独特, 因而引发旅游者的强烈兴趣。所产长绒棉、瓜果品种优异, 尤其是哈密瓜、葡萄驰名中外。据此回答 8~9 题。 8 .在我国的地理分区中,太湖平原和吐鲁番盆地在两个不同的区域上,其根本原因是() A .纬度差异巨大 B .空间距离遥远 C .中间相隔更多地形区 D .整体状况区别明显 9 .两地农业发展的制约性因素是() A .太湖平原土地较少,吐鲁番盆地劳动力不足 B .太湖平原土壤贫瘠,吐鲁番盆地土壤矿物质缺乏 C .太湖平原土地租金过高,吐鲁番盆地距离市场过远 D .太湖平原气象灾害多发,吐鲁番盆地过于干燥 10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 A .冬小麦与春小麦主产区的界线 B .农区畜牧业与牧区畜牧业分布的界线 C .棉花主产区与非主产区的界线 D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与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的界线 11、下面图示为非洲萨赫勒地区( 左图中阴影部分) 和该地区气温降水资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地理位置是萨赫勒地区荒漠化的自然原因之一,因为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或信风影响,所以降水少 B. 萨赫勒地区气候具有从沙漠气候向草原气候过渡的特征,降水总量不大,季节分配不均 C. 商业性的定居牧业,牲畜品种多样、集中规模经营,对草场保护有利 D. 萨赫勒地区农牧之争加剧的根本原因是人口的急剧增加据报载, 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 即在亚热带湿润的岩溶地区, 土壤遭受 4 严重侵蚀,基岩裸露,地表出现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据此,回答 12-14 题。 12、“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 风化作用 B. 风蚀作用 C. 水蚀作用 D. 沉积作用 13、“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A. 滥伐森林 B. 过度放牧 C. 开山取石 D. 环境污染 14、根据“红色荒漠”的特点,对其进行治理首先要做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