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包馄饨周记
包馄饨周记1
今天上午,我跟妈妈来到菜市场买了些葱、肉和馄饨皮准备自己包馄饨。
回到家妈妈先把肉洗净,把它切成细条然后用菜刀使劲的剁,把肉剁碎碎的,加了些盐巴、鸡精、五香、香油、葱花等佐料搅拌均匀,然原来肉馅儿太多了,蹭破了皮。我又做了一个,可是这次又出了毛病,肉馅儿又放少了,我把筷子放到馄饨的一角,可是怎么也卷不起来,筷子在我手里怎么也不听话,最后馄饨虽然做好了,但是整个馄饨就像一个小乌龟在那儿趴着。
妈妈看着我的杰作,又看看我沮丧的样子,鼓励我:“再来一次!”我又拿了一片馄饨皮,这次做的好多了。
看来做什么事都不是简简单单的,用心去做才能做好!
包馄饨周记6
早上阿婆教我包馄饨,阿婆准备好肉馅儿和馄饨皮。我们便开始“工作”了。
首先拿起一片皮用筷子夹起一点肉馅儿。要注意不能太贪心,肉馅儿只要一点就够了,还有一个要注意的地方:夹起的肉要放在皮的一边并用一根筷子压平可不能压太重。接着就该开始包。先把正方形的馄饨皮转一下让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菱形,之后对折,但要留出一个宽一厘米的小缝。再把两边的皮向中间折。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步,把上面的角向下折,塞进下面的一个口里也不要太用力不然皮就会破,这样煮的时候肉就会掉出来。这样一个馄饨就完成了。
阿婆教会我之后就自己开始包,我也正式开始“工作”了。看着阿婆娴熟的动作,我感到了动力。我觉得自己的动作实在是太慢了,就问:“阿婆,你怎么包的这么快?”“你包的好,一个个这么漂亮。”听了阿婆的鼓励我很开心,继续做出工整的馄饨。
我和阿婆包好了馄饨,就来尝尝自己努力的成果。这滋味比任何山珍海味都要好。我此生都不会忘记这滋味,这难以忘怀的滋味。
包馄饨周记7
我最喜欢吃馄饨了,每次吃馄饨我都很开心。我很想学包馄饨,于是奶奶在我再三请求下终于答应教我包馄饨了,这时我高兴地不得了。
我照着奶奶的样儿开始包馄饨了,但是我刚包好一个就发现它露了馅儿。我心里有点垂头丧气,于是我只能去请教奶奶:“奶奶,馄饨到底怎么包呀?”
奶奶说:“我来教你。首先把馅儿放在皮子上,然后把皮子对折再对折,接着把两个角夹住,最后……”
我听得不耐烦了就一个劲地说“我懂了!我懂了!”
我照着奶奶的样子,用左手拿好皮子,然后用筷子夹点肉馅放在皮子中间,接着把皮子一挤,大功告成了。我把我的“完美杰作”放在桌子上,咦?这个馄饨怎么又散开了?难道是搞错了?不会吧!难道是奶奶教错了?有可能。于是我又去问奶奶,才知道自己忘了听最后一步:把皮子的对角沾点水再捏。哎,看我这急性子,真是无药可救了。
没办法我只能老老实实地做最后一步,终于我的完美馄饨出炉了。这时我朝奶奶看了眼,不看不知道看了吓一跳。奶奶已经做了许多馄饨了。真是山外有山,楼外有楼呀!
通过这件事使我知道了即使是再小的事也只有通过踏踏实实地学8
一个风和日丽的双休日,我们都休息,早晨我提议要自己包馄饨吃。说做就做,妈妈立即去菜场买了包馄饨用的皮子、肉和一些辅料。
首先妈妈先把肉洗干净,切成条,剁成粒,最后剁成肉末,再往肉里洒了点葱花,然后加盐、味精、老酒等调料,搅拌均匀。接着妈妈拿了一只碗接了一些水放在桌上,一切准备就绪,我们开始包馄饨了。
先拿一张馄饨皮子,把皮子平放在手掌上,然后用筷子夹一小团肉,接着把皮子对折,反卷一圈后用手沾点水用力一捏,一只精致的小馄饨就包好了。
开始我学着妈妈的样子包,可到最后一步把皮子反卷时,那皮子破了,妈妈皱了皱眉头说:“哎呀,一定是肉包得太多了!”我剥开皮子,把肉放回碗里。换一张皮子再做,这一次我更加小心了,放肉时看着妈妈的样子,恰好,皮子对折反卷一圈后用力一捏包好,我举起馄饨对妈妈说:“我成功了!你看!”“你真棒”妈妈冲我竖起了大拇指说。接下来我越包越快,越包越好。
我一边品尝着的鲜肉大馄饨,一边欣赏着自己的“作品”,心里美滋滋的。
包馄饨周记9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一阵欢歌笑语传遍了校园,这是因为今天下午我们将迎来一顿特殊的午餐:我们自己包的馄饨。
上午第二节课下课后,我们就立刻行动起来。食堂师傅给我们准备好了材料,耐心地教着我们。
首先把肉放在皮子上,肉不要放太多,比一个杨梅要小一点;然后折上两折;再把下面的两个叫角粘上水;最后再把两个角牢牢地粘在一起,它们就像手指和指甲片一样,永远的在一起,不在一起就坏掉了。就这样,一个馄饨就做好了。
大家都努力地包着馄饨。这是我第一次包,所以马马虎虎的。第一次:肉放得太多,他的“肚子”破了;第二次:包错方向了;第三次:包歪了……过了好久,我包了许许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