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幼儿园的环境创设教改的核心理念是“以儿童发展为本”,学前教育就是要使每个孩子在原有基础上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关注个别差异, 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就成为学前教育工作者追求的目标。那么幼儿的思维特点到底是怎样的?幼儿有哪些生活经验?幼儿学习的方式是怎样的?幼儿在建构其知识经验的过程中需要哪些支持?这一系列问题逐渐成为我们老师关注的重点。在新教程改革理念的指导下, 教师要学会读懂儿童, 运用多元智能的理论分析评价其发展; 教师要通过环境创设不断引起儿童认知的不平衡,激发儿童探索求知的欲望; 教师要与儿童互动, 在互动过程中寻找教育的最佳点; 教师要与家长沟通, 充分利用家长和社区教育资源开展辅助教育等。多元价值取向的引入使教学目标与结果具有不确定性; 注重儿童探索的主题性活动使教育内容具有不确定性; 个别化教育使教育的方法和教育过程具有不确定性; 这些教育的多样性、可变动性, 要求我们教师要不断的对自己的教育行为进行反思、创新。《幼儿园指导纲要(试行) 》特别强调“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 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 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明确强调了环境的教育作用。在这方面, 国内外幼教专家都作过重要而深刻的论述, 同时幼儿园环境也能展示出一个幼儿园的办园宗旨和办园理念, 良好的育人环境对幼儿园的发展会产生良好的社会影响。环境创设也是课程实施及教育目标落实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幼儿园环境创设的要求----- 乡土特设,经久耐用幼儿园进行环境创设应从主题氛围、教育价值、适宜性、幼儿主体性、对话互动、材料投放、美感布局、经济实用、特色创新等方面进行。 1 .环境创设要突出主题,有针对性。环境创设要与教育目标相一致,创设与学期主题或单元主题相关的环境。真正从幼儿的兴趣、需要出发, 环境的设置和材料的投放要有针对性,充分体现环境的教育价值。 2 .环境创设要具有适宜性。环境创设必须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知识经验和认知水平,适合本园本班的特色, 充满着童真童趣, 使环境中的点点滴滴点缀都洋溢着幼儿教育独特的文化内涵,不断满足每个幼儿的需要。 3 .环境创设要体现主体性。环境的设计、布置、利用, 都应从幼儿实际出发, 要生动、直观、真实,都应有幼儿参与,体现高度的开放性。让幼儿成为环境中的主人,体现师幼之间对话,让环境成为幼儿寄托心愿,宣泄情感,体验成功、展示自我的平台。 4. 环境创设要体现丰富性和启发性。环境创设要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间,把平面和立体布置结合起来。要充分利用活动区域为幼儿提供能引起幼儿探究欲望的丰富的物质材料,并能诱发幼儿利用环境中的信息和材料进行积极探索和思考。 5. 环境创设要体现动态性。要随幼儿的兴趣、能力的变化而变化, 随课程内容、季节、节日的变化而变化, 让环境始终对幼儿保持新鲜感和吸引力, 使孩子经常能从环境中获得新知识、新经验、新发展 6. 环境创设要体现美观性。应力求结构的合理、色彩协调、风格独特、情趣高雅, 萌发幼儿的审美情趣,激发幼儿积极的情感体验。 7. 环境创设应体现经济性。环境创设要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间,把平面和立体布置结合起来。要因地制宜, 就地取材, 废物利用, 一物多用, 不浪费资源, 不盲目攀比。二、幼儿园环境创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1. 在环境的创设上缺乏幼儿的参与。 2. 环境创设缺乏层次性。室内环境创设没有做到让每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