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2022年师说读书笔记.docx

格式:docx   大小:19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22年师说读书笔记.docx

上传人:mama 2022/3/29 文件大小:1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22年师说读书笔记.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意思是:因此,学生不肯定不如老师,老师不肯定比学生强,(只不过)知道道理有先有后,学问和技艺各有各的专长,如此罢了。
  读了以上内容,联系新课程理念,想到这样几句话
  教学是师生交往、主动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充分体现敬重、民主和发展精神的新型师生伦理关系。
  老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同等中的首席’,由传统的学问传授者转向现代的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学生的老师和老师的学生不复存在,代之而起的是新的术语:老师式学生和学生式老师。
  老师不再仅仅去教,而且也通过对话被教,学生在被教的同时,也同时在教。










  为师者,要努力营造同等的师生关系,好好学篇二
  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这句话就是说:无论哪3个人在一起,其中最少一个能成为我的老师。也就是至少一人能比我强一点或几点。《师说》是韩愈写给一个叫李蟠的人的。李蟠喜爱读古文,六艺经传样样都会。韩愈想激励他,便写了《师说》一文。韩愈在《师说》中也是这么认为的。他认为,能称为老师的,不分贵贱,不分长少,只要有比我好的人,我就能拜他为师。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的确是这样,老师是负责传道、授业与解惑的。能同时拥有这三者的人,就可以被称为师。因此,老师不肯定要比我大,也不肯定地位比我高,只要有比我好的人,就能称他为师。比如孔子,他的老师有郯子、苌弘、师襄、老聃等,这么高超的圣人也有这么多老师,而他的老师的地位也不肯定有孔子这么高呀!
  现在,也是如此。我不懂的问题可以请教老师,问同学,也可以问老爸老妈,有些关于电脑的问题,同学们向我问过;有此惊奇的问题,我也告知过老爸老妈。
  所以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老师不肯定要比弟子高超,弟子也不肯定要不如老师。
  师说读书笔记篇三
  《师说》出自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韩愈,字退之,唐代的散文家。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提倡者,主见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提倡了散文,创建了新的诗歌流派。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还是一个语言巨匠。他擅长运用前人词语,又注意当代口语的提炼,得以创建出很多新的语句,其中有不少已成为成语流传至今,如落井下石、动辄得咎、杂乱无章等。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