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6
文档名称:

土壤中蛔虫卵检测 (2).ppt

格式:ppt   大小:1,758KB   页数:2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土壤中蛔虫卵检测 (2).ppt

上传人:卓小妹 2022/3/29 文件大小:1.72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土壤中蛔虫卵检测 (2).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土壤中蛔虫卵检测
*
第一页,讲稿共二十六页哦
2006~2010年的全国土源性线虫病监测数据显示,%,%,%,%%,统计分析表明土壤人蛔土壤中蛔虫卵检测
*
第一页,讲稿共二十六页哦
2006~2010年的全国土源性线虫病监测数据显示,%,%,%,%%,统计分析表明土壤人蛔虫卵检出率与人群蛔虫感染率呈正相关,因此土壤中蛔虫卵的污染情况是评价环境卫生状况的一项重要指标。
*
第二页,讲稿共二十六页哦
原理
采样
方法
注意事项
鉴别(受精与未受精、死活)
*
第三页,讲稿共二十六页哦
先用碱性溶液与土壤样品充分混合以分离蛔虫卵与土壤颗粒,再加入比重较大的液体使得比重较轻的蛔虫卵漂浮在溶液表面,收集后镜检计数。
*
第四页,讲稿共二十六页哦
1、分别从土表及5厘米深处采取土样,因为虫卵存活时间与土层深度有关;
2、在用人粪施肥的农场和菜地可分别在陇上和犁沟中取土样,同时还应取20厘米深处的土样,以确定虫卵附着在根块植物上的可能;
3、为了测定不同局部气候条件下虫卵存活率,要从有日光照射和荫蔽区采取土样;
4、厕所、庭院、厨房取表层土;
5、每份土样约50~100g。
*
第五页,讲稿共二十六页哦
1、土样处理:剔除菜叶、树皮等大杂物,压碎土样中的大颗粒;然后用孔径3mm的铜筛和孔径为2mm的铜筛过筛,收集过筛后的土样。
2、分离:取50ml大离心管,放入过筛后的土样10g,加5%氢氧化钠溶液至40或45ml刻度线。用橡皮塞紧塞管口,在振荡器上振荡15分钟,可反复3~4次,待充分混合后,以2000rpm,离心4min。
3、漂浮:弃去上部的氢氧化钠,加入饱和***钠溶液充分搅拌混匀,2000rpm离心4min,再加饱和***钠溶液满至管口,覆上18mm×18mm盖玻片。
4 、计数:静置15min后,将盖玻片迅速翻转取下,置于载玻片上镜检,同时再覆上第二张盖玻片,如此反复,共计数3~4张盖玻片。
*
第六页,讲稿共二十六页哦
*
第七页,讲稿共二十六页哦
1、漂浮液的比重:漂浮液的比重是影响蛔虫卵检出率的重要因素,用比重大的溶液作为漂浮液效果较为理想,与饱和硫酸锌、硫酸镁、***化钠等盐溶液相比,饱和***钠的比重最高,用作漂浮液蛔虫卵的检出率最高。
2、土壤性质:土壤性质决定了虫卵与土壤颗粒粘合的程度,蛔虫卵检出率沙土最高,壤土次之,粘土最低。
3、离心的时间与次数:延长离心时间、提高离心速度或增加离心次数均可以提高蛔虫卵与土壤颗粒的分离效果进而提高检出率。
*
第八页,讲稿共二十六页哦
受精蛔虫卵呈短椭圆形或圆形,卵壳厚,双线层,外包一层乳头状突起的蛋白膜,呈棕黄色。
未受精蛔虫卵与受精卵相比显得狭长,多为长椭圆形,卵内充满大小不等油滴状卵黄颗粒。
*
第九页,讲稿共二十六页哦
1. 含一个卵细胞活受精蛔虫卵,
外包有乳头状突起的蛋白膜。
2. 脱蛋白膜活受精蛔虫卵
*
第十页,讲稿共二十六页哦
3. 含2个卵细胞活受精蛔虫卵
4. 含4个卵细胞活受精蛔虫卵
*
第十一页,讲稿共二十六页哦
5. 含8个卵细胞活受精蛔虫卵
6. 含16个卵细胞活受精蛔虫卵
*
第十二页,讲稿共二十六页哦
7. 桑椹期脱蛋白膜活受精蛔虫卵
8. 含幼虫的活受精蛔虫卵
*
第十三页,讲稿共二十六页哦
9. 未受精蛔虫卵外包锯齿状
突起的蛋白膜
10. 脱蛋白膜的未受精蛔虫卵
*
第十四页,讲稿共二十六页哦
活的受精蛔虫卵:内含一个球形的卵细胞,卵壳两端和卵细胞之间,有半月形的空隙,卵内的卵黄颗粒清晰而致密;若卵内含幼虫,虫体的前后部没有颗粒,中部颗粒清晰而有金属光泽,有立体感,镜检时,注视或轻压,可见有轻微蠕动,强压后,有时可挤出幼虫。
死受精蛔虫卵(变性卵):卵细胞移向一端,或向不定部位呈球状收缩,致使卵壳两端呈现有大小不等的半月形空隙;卵内脂肪变性,形成空泡;卵细胞颗粒减少或消失;细胞质浑浊,呈黑色或棕黑色;卵壳的一侧或两侧向内凹陷或破裂;只有蛋白质壳,而缺内容物。若卵内含幼虫,虫体内几乎充满颗粒,且模糊不清,无金属光泽,缺乏立体感,久久不见蠕动,稍稍加热或轻压,不会蠕动;强压时,虽能挤出幼虫,但也不改变其原来的卷曲 状态。
*
第十五页,讲稿共二十六页哦
11. 外包蛋白膜的死受精蛔虫卵,
卵细胞移向一端
12. 脱蛋白膜的死受精蛔虫卵,
卵细胞移向一端
*
第十六页,讲稿共二十六页哦
13. 桑椹期脱蛋白膜死蛔虫卵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