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2
厂区园林景观设计论文
摘要:该文结合项目地块的现状环境,分析了厂区园林景观设计中实际遇到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案和景观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总体布局、道路布局和景观详细设计等,旨在将生态可持续的理论融入到实际厂区规划设计中仅要求合理的规划,更需要后期的养护保持。
4
选择抗性高的植物树种。现场地内由于没有针对性地种植抗性高的植物,导致厂区植物生长情况较差,形成的植物景观效果不佳。因此,选用“广玉兰—大叶黄杨—女贞—草坪”等抗性强的植物组合体现植物生态功能。
丰富植物种类,协调季相颜色变化。在植物种类的选择上,注重利用常绿、落叶树和一二年生草本花卉的应用,乔木可选用银杏、香樟、玉兰、金叶国槐、鹅掌楸、红枫等;灌木可选用鸡爪槭、连翘、迎春、紫叶小檗、红花檵木等。根据四时之景的变化,早春可选用适应性强的紫花地丁、福禄考,春季可选用丛植郁金香,夏季注重矮牵牛、月季种植,秋季可选用万寿菊等植物,同时可适当种植萱草等常年观叶植物。
体现植物景观保护性功能。为了防止各类粉尘、气体对周围环境及使用者造成的影响,应在污染环境较严重的区域种植具有抗菌杀菌、净化空气的植物[1],如木棉、悬铃木、泡桐、圆柏、垂柳、女贞等功能性植物,甚至在噪声污染严重的地区设置植物隔声带,用阔叶植物阻隔噪声的传播。
2方案设计
。根据用地功能布局和景观需求,将园区分为5个区域,分别为入口景观区、物流通道区、核心景观区、厂前景观区和休闲区。入口景观区不仅承载了交通集散功能,更是彰显企业文化的重要区域。厂前景观区和休闲区运用丰富的植物配置创造了富有层次的景观,并设置了休息坐凳,供工厂职工观景、休息。并在各建筑出入口设有供职工使用的机动车停车位和非机动车停车位。物流通道区承载了厂内交通运输的功能,道路设计较开阔。核心景观区则是设计了丰富的景观空间,并通过景观彰显公司的精神文化。同时,采用简洁畅通的交通路线设计,尽量缩减交通运输成本和生产时间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同时注重生态性原则在园区中的体现,运用植物创造了风格各异的景观空间,从而达到步移景异的效果。根据工厂的建筑布局情况,采用
4
“以点带面,以线串点”作为基本的设计思路,进而提出“一核、两轴、多点的有机衍生网状结构”的景观结构。具体如下:一核:2条主干道路的交汇处,既是园区的交通枢纽,也是全园景观和文化交流的中心。两轴:基地主干道,重点打造道路绿化景观。多点:根据景观视线及功能的需要,在轴线和环线上设置多个景观节点,通过放置景观雕塑、景观墙等形式展现企业积淀的历史文化。
。由主入口进入的干道为双向车流通道,各宽8m;由次入口进入的车道宽6m;全园环路设计宽度为6m,保证工厂车流人流进出和货物运输功能。工厂内部的道路交通不仅是联系各个功能建筑的通道,也是景观构成的一大要素。在考虑到与周边建筑协调的基础上,道路及其两侧构建成1条景观带,将沿路的景观铺陈开来。人们可以沿道路了解企业内部环境,展示企业的活力,丰富视觉享受,彰显企业文化,感受企业氛围。
5
。
入口区。入口广场通过设立极具企业元素的大门以及文化展墙,突出企业形象,并提供1个开阔的入口空间,以满足空间的集聚性和使用者休闲游憩的需求。通过采用企业logo变形图案作为铺装样式,运用宣传景墙的形式,更深入的展示厂区的生产工艺和企业文化,第一时间让使用者感受到企业的精神和文化。此区域绿化以简洁、大方和不影响交通为主,利用修剪整齐的黄杨、圆柏球等常绿绿篱装饰大门两侧,并加以点缀月季、大本绣球等宿根花卉,同时广场的两侧适当配植速生楸树等遮阴的乔木,入口内广场周围多种植广玉兰、银杏、鹅掌楸、紫叶李、碧桃等彩叶及观花树种。
道路绿化。道路绿化是厂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将各个区域紧密联系起来[3]。由于工厂环境的特殊性,行道树的选择树冠大、枝干粗、耐修剪、抗污染和易成活的乔木类为主,如油松、悬铃木、速生楸树、国槐、栾树等,其次考虑树形优美、花色艳丽的花灌木,如碧桃、紫叶李、榆叶梅等树种作为点缀。绿篱选用大叶黄杨和圆柏球组合为主,能丰富植物景观的立面效果。最后,适当在拐角处以及空地面积较大的区域种植易养护管理露地花卉,如菊花等。
7
厂间休息区。休息区位于2栋厂房之间,总体宽度为6m,长40m,两侧设立了8m双向通行的道路。其中的景观带由花镜、廊架、树阵广场、景观石、景墙等小品组合而成,各种元素交替出现,构成效果不一的小空间。此区域绿化设计以精致、实用为主,布置成规则式绿地空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满足职工休息和娱乐。为了满足不同的使用需要,选用银杏作为树阵广场的主要树种,并用绿篱合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