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
文档名称:

高新技术企业集聚与经济增长——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 汤学兵.pdf

格式:pdf   大小:1,417KB   页数:1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高新技术企业集聚与经济增长——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 汤学兵.pdf

上传人:好用的文档 2022/3/29 文件大小:1.38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高新技术企业集聚与经济增长——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例 汤学兵.pdf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
广西师范大学明高新技术企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显著且具有较大的潜力空间。因此,欠发达地区可
借鉴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发展经验,努力打造高新技术产业集聚“核心区”,发挥协同效应促进优势互补,
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高新技术企业集聚;集聚效应;拐点效应;经济增长;垄断竞争模型


一、引言
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高地,得益于得天独厚的区位条件和独特的政策扶持体系,目
前已经形成了高新技术企业的大规模集聚现象,使得该地区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最快、集聚效应最
显著的区域之一。目前我国正面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考验,也经历着从传统工业集聚到高新技术企业集
聚的时代变革。传统工业集聚过去曾为我国经济增长带来了强劲的动力,但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传统工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已经下降,甚至对生态与环境保护产生了一定的负作用。新时代背景
下,讨论高新技术企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已成为一个全新的课题。
阿尔弗雷德·韦伯(Alfred Weber,1909)是产业集聚理论的鼻祖,他从工业区位理论的角度阐释了产
业集聚的现象。之后,许多经济学家在这个方向上做出了诸多贡献,其中以克鲁格曼(Krugman)的新经
济地理学最为突出。克鲁格曼构建了中心—外围模型,为产业集聚的分析提供了完整的理论框架,并对经
济增长做了一定的解释[1-2]。
早期文献及最近少数文章认为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呈线性关系,但不同学者对这种线性关系的正负性
有不同的结论。基于克鲁格曼的新经济地理学,奥塔维亚诺和马丁(Ottaviano and Martin)利用内生增长理
论模型,得到产业集聚会降低企业成本从而促进经济增长的结论[3]。潘文卿等、张达君等及部分国内学者
也认为产业集聚能够促进经济增长[4-5]。然而,由于产业集聚还具有一定的负效应,其对经济增长可能产生
负面作用,如赵文琪等实证分析了能源产业集聚对西部 9 省区的经济增长具有负影响[6]。
考虑到产业集聚的正负效应的存在与变化及对经济增长造成的复杂影响,非线性关系开始被更多学者
接受并研究。主流观点认为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呈“倒 U 型”影响,如布拉和斯伯格米(Brülhart and
Sbergami)、张云飞、赵云林等、李骏等、黄宝凤等、修国义等通过建模或实证表明产业集聚存在“门槛效
应”或“拐点”效应。这支持了威廉姆斯假说,也就是说产业集聚起初对经济增长具有积极影响,而当产
业的地理空间集聚水平到达一定门槛后,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会逐渐减小甚至转为负面[7-12]。

[收稿日期]2021-10-19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跨区域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联动的制度困境与改革创新研究”(17BJL040)
[作者简介]汤学兵(1976—),男,湖北荆州人,华中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华中师范
大学湖北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与生态治理;韦开成,华中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区
域经济与公共政策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发展与治理。
1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