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怎样演奏好钢琴的音色
怎样在钢琴上弹出好听的声音呢?这对教和学的双方都是至关重要的问题!
在教学中往往容易陷于就事论事地去应付面临的各种视谱、节奏、速度、纯熟、背谱等问题的解决之中,而无暇去顾及声音的质量,这恰恰是误区之所在。过程中我们保持情绪,保持手的稳定,
“保持着",这种感觉是绝对必须的。可是唯独有一点我们不能做到,那就是企图在发音完成后,我们在施加力量去改变这个已发出来的声音!在钢琴上我们只可能在一瞬间把我们所希望和追求的那个声音发好,其后声音延长得是好是差,,“深”;果断的声音触键时必须直截了当;歌唱的声音要让琴弦发出最好的共鸣和延长;轻巧的声音那么要在触键的过程中找到它适宜的位置,千万不要压。
总之,我认为弹琴必须“弹到点”,这是符合钢琴这件乐器的特点的。在触键上找到每个音的最正确发音点,能进步手指的控制才能,加强手指触键的精细程度,增加演奏的把握性。而最主要是改善了声音的质量,发出真正符合钢琴特点的“钢琴化"的声音.
四、发挥钢琴之所长
钢琴是键盘乐器,是通过琴槌击弦发出的声音的,因此小槌子式的颗粒性声音是钢琴的特色。弹跳音,弹非连奏就特别能显示出钢琴的优势。所谓“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效果,就可引用为充分展现钢琴效果的精妙写照。
要展现钢琴之所长必须经过严格的训练和不懈努力,关键是对手指的独立性,灵敏性进展标准的训练。而手指的活动才能,关键在于对掌关节进展训练。我认为在慢练时每个手指应该独立不倚地进展“快下放松”的练习,这主要是一个训练的概念。所谓“快下",就是手指上下,特别是触键动作要快,要敏捷,这样能使声音亮堂。所谓“放松”是指声音一旦发出,手就不能在追加压力,在弹长时间的音时,手可以在发音后自然保持在琴键上。“放松"绝不是指松懈不成形,而是针对不要紧张和不要压键而言。动作越快放松越快,说明声音也就具有更好的弹性。在慢练时如每个音都能做到“快下放松”,手指动作的灵敏度就可和快速弹奏的需要统一起来。
在训练中最常见的无视手指主动性的缺点是:弹每一个音时都由手腕加压力,表如今手腕随着每个音的弹奏而上下颠动。从暂时的功利看似乎弹得很“扎实”,实际上声音很重浊。更致命的是,这种弹法只能在较慢弹奏时造成假象,稍快一点便会使声音变得断续、跳动和不连接。用这种弹法的学生,到不了车尔尼849程度,就在也无法前进。就算换老师也非常难改,不少学生深受其害。
在此需特别提出的是:发挥大指左右活动的功能也非常重要。由于我们每只手有5个手指,但靠大指的转换位置和连接,我们可弹好音阶和琶音,把手变得仿佛有几十个手指 一样。因此把大指训练得主动灵敏,抑制其易僵直和重浊的弱点,对弹奏的流畅均匀有极重要的作用。
总之,要训练好手指,使其独立、主动、灵敏;使声音明晰,流畅、均匀,这对展现出钢琴的所长四关键性的步骤.
五、变缺憾为优势
当我们听好的歌唱家演唱或优秀的小提琴家演奏时,他(她)们的声音连接和气息悠长,这是钢琴很难比较的。确实,钢琴作为键盘乐器,要弹出好的连奏或歌唱性是太不利了。但是好的钢琴家们在钢琴上也能弹出非常动人的歌唱性乐曲,他们演奏出来的“钢琴化”的歌唱可以是如此的迷人。那么窍门何在呢?在于他们掌握了钢琴这门乐器,充分发挥了钢琴的长处,并巧妙地掩盖了钢琴的弱点.
钢琴的弱点在于其声音一旦发出,就只能靠其余震延续,声音很快地减弱。所以就某一个音来说,是不能作出渐强的。同时钢琴的声音只要发出,就不可再修正或改变,。。同时要结合音乐中的渐强,渐弱、轻重缓急的处理,安排好句头、句尾、乐句中的高点,体会好乐句中的强调音、非强调音和语气,掌握好乐句中节奏的伸缩和变化,,还可用伴奏部分或其它声部进展衬托和陪衬,以这些方法来制造钢琴所独有的连奏和歌唱性,也正是高明的演奏者们所擅长的,其魅力也非管弦乐器和人可比的.
再回到训练上来说,要让学生首先掌握连奏的弹法,学会用一只手臂的力量贯穿一条连线或一串音流。不要把一个个音都散了或弹得停滞不前,而要弹得向前流动,一气呵成。这需要手上的感觉,也需要内心的感觉。同时,要掌握好乐句的弹奏,对每个乐句的语气、起伏、句头、高点、句尾等等都要安排处理好。进而要分析、感受并做出乐句和乐句之间的关系变化和开展,调整好旋律、低音、伴奏几者之间的层次,逐步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