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宁粤对峙前后阎锡山的反蒋倒张活动(之二) 【内容提要】阎锡山从 1911 年到 1949 年,前后统治山西近 40 年。这在民国时期地方实力派中是绝无仅有的。 1930 年中原大战失败后,他曾被迫下野,一时仿佛销声匿迹,难以再起。但不到一年, 他又公然返回山西,重新控制原有地盘,再次在国内政坛上扮演纵横捭阖的角色。宁粤和谈期间,阎锡山一面积极参与逼蒋下野,同时又将矛头对准因“九· 一八”事变而内外交困的张学良,秘密联合北方韩复榘和粤方汪精卫等积极倒张。阎锡山的这些活动,虽然没有成功,但他利用这一机会,恢复了原有势力。【摘要题】民国史研究【关键词】阎锡山/ 宁粤对峙/ 蒋介石/ 张学良【正文】四、晋阎与鲁韩、粤汪的倒张密谋当时北方实力派中除阎锡山外,力量最强的是控制山东的韩复榘。韩是冯玉祥部属中最早投靠蒋介石的人。石友三反蒋之初,冯玉祥一度“使人挑拨韩复榘部曲”,令“韩极感不快”。(注:《天津丁春膏致南京孔祥熙马电》(1931 年 7月 21日) ,阎档, 72/1005 。)此时韩复榘对蒋、冯二人的态度可以说是更亲近蒋介石,而疏远冯玉祥。“九· 一八”事变后,韩复榘发觉蒋介石、张学良地位不保,感到有机可乘,也想乘虚而入,反张而取得对平津和河北的控制权。但他虽有此野心,力量和资望都不够,因此联阎倒张,在韩看来也还是有利可图的。 10 月初,当宁粤双方和谈之时,晋、鲁之间即开始积极酝酿联合“倒张”。此时驻防晋南的宋哲元部也不愿再隶属于冯。为了自保,宋亦派人联络晋系,向阎锡山表示效忠: “宋军长以总座之意为意,以服从冯先生如服从总座。”(注:《太原刘陞静密寒电》(1931 年 10月 14日) ,阎档, 21/1062 。) 10月 9 日,贾景德有一电致阎锡山,颇能反映出此时北方军人的心态: “宁粤和议真情若何,此间迄无所知。不审南边人倒什么鬼。然以历史、人情揆度,断无得利于北方。此时北方似应另有一结合组织。望钧座熟筹之。派往伯常( 韩复榘) 的人已有来信,谓伯常对八字条约极端赞成,现正在商定中。”(注:《天津贾秘书长设密青二电》(1931 年 10月9日) ,阎档, 21/0327 — 0332 。)随后,韩复榘即派代表柴东生同贾景德接洽,表示: “(一) 双方合作认为确有必要; (二) 汉卿前派万福麟去说,系联蒋的大联合,向方仅虚与委蛇。”柴还向贾询问: “晋将来可出兵多少? ”,贾即“答以总在十万以上”。(注:《天津贾秘书长设密蒸二电》(193 1 年 10月 10日) ,阎档, 21/0346 。) 阎锡山得知韩复榘的基本态度后,立即复电贾景德指示: “青二蒸二均悉。北方事非鲁、晋切实结合,不易解决。伯常( 韩复榘) 对八字条约既极端赞同,即由彼起草,请诸人作证成立,以为解决北方基础。子志( 张学良) 兵数虽多,军实已亡。但我方亦不轻用武力解决,冒天下之不韪。外交终有落点,届时子志必难幸存,再用政治手腕妥为解决。”(注:《复天津贾秘书长电》(1931 年 10月 12日) ,阎档, 21/0333 —4 。)阎电文中所称的“青二蒸二”,分别是指 9 日、 10 日两天贾致阎的第二封电报,可惜笔者在“阎锡山档案”中并未查到这两封电报,无法得知“八字条约”的具体内容。但从以上电文中可以断定“八字条约”完全是针对张学良而言。此时,晋、鲁双方都深知如要“倒张”,必须加强合作。但双方存在的最大的矛盾,是“倒张”的目的虽“一致”, 但晋、鲁都想以领袖自居,染指平、津。从贾景德致阎锡山的一封电报中,颇能读出此时各自的苦恼: 与向方接头所最困难者,系彼甚愿当首领而又知其实力、声望不够。彼始终意在平、津而与大计划上确有冲突。第一层是否仅一军事领袖可满其欲?钧座是否可领导政治?第二层平、津问题当如何解决?如彼取平、津,子平固非打不可也。均请筹示。(注:《天津贾秘书长努密文二电》(1931 年 10月 12日) ,阎档, 21/0365 。) “子平”即于学忠,此时尚在张学良阵营中,驻防平津。在处理这类问题时,阎锡山终归要比贾景德老练得多。 10月 15 日,韩复榘派代表刘熙众赴晋谒阎,并表示: 一,从前向方与总座未能完全一致,系因环境关系,请原谅。二, 向方知总座对彼甚关心,并知山东事晋方确能尽力援助,向方甚感动。三,现在时局十分紧张,确有鲁、晋联络互保必要。四,声明向方自知实力、声望均不够,决不敢做首领。阎回答道: 一,过去事余深知向方确有苦衷,请转向方放心;二,余为鲁、晋共存及北方大局关系,所以时时替向方设想;三,鲁、晋共存已成定局, 望速分访冯先生及宋、徐、杨等,述明情形,研究互保方式回来决定;四,军事首领,向方应以大局为重,毅然担任,否亦必须由向方另找一人担任。请向方万不要推诿,致误时机。余对军政事不愿再去担任,此种苦衷出自本心,请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