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呼和浩特市自然环境现状.doc

格式:doc   大小:92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呼和浩特市自然环境现状.doc

上传人:63229029 2017/1/5 文件大小:9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呼和浩特市自然环境现状.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呼和浩特市环境现状调查呼和浩特是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府,是全区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中心, 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山脚下,全市总面积 17,224 平方公里,现已列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蒙语“呼和浩特”,意为“青色的城”。内蒙古人则通常省称为“呼市”。一、呼和浩特市自然环境调查 1 地理位置通过呼和浩特市卫星图可知:呼和浩特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西部,地处东经 110 °46′--112 °10′,北纬 40°51′--41 °8′, 市区位于北纬 东经 。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大青山南侧,西与包头市、鄂尔多斯市接壤,东邻乌兰察布市, 南抵山西省。全市总面积 17,224 平方公里。 2 地质地貌 土壤特征呼和浩特市气候受地形海拔高度影响,水热条件随地形海拔高度的变化呈有规律的变化,从而对土壤的形成、发育产生明显分异,在海拔 1900 — 2000 米以上的中山,年平均气温较低,水分条件好,生物循环积累和淋溶过程较为明显, 从而形成森林土壤和淋溶森林土壤;而在海拔 1600 米以下的石质山区和黄土丘陵区则形成灰褐土、粗骨土及过度类型的栗褐土,在山前倾斜平原及黑河冲积平原,地形平缓,所形成的是隐域性潮土、盐土等。 地貌特征境内主要分为两大地貌单元,即:北部大青山和东南部蛮汉山为山地地形, 南部及西南部为土默川平原地形。地势由北东向南西逐渐倾斜。海拔最高点在大青山金銮殿顶部,高度为 2280 米,最低点在托克托县中滩乡,高度为 986 米, 市区海拔高度为 1040 米。大青山为阴山山脉中段,生成很多纵向的山脉山峰。境内,由西向东主要山峰有九峰山、金蜜殿山、蟠龙山,虎头山等,东南部是蛮汉山。 地质单元 大青山山前倾斜平原山前倾斜平原分布于大青山南麓,哈素海,小黑村,太平庄以北地区,长约 90km ,宽约 10km 。由大青山南麓各沟口形成的洪积锥裙、冲洪积扇裙河冲洪积一湖积扇前带构成。山前倾斜平原北高南低,坡度较大,尤以山麓地带最为明显。京包铁路以北地域,地面坡降在 1/100~1/80 之间,以南地带小于 1/200 ,向南逐渐趋于平缓。在东西方向上,山前倾斜平原显示出东高西低的特点。山前倾斜平原由第四系全新统河上更新统冲洪岩块、砂卵石、砂砾石、砂河亚粘土组成,岩性在垂直河水平方向上变化较大、颗粒直径,由山前向南逐渐变细,在其南缘出现粉砂,粘砂土夹泥炭层的沉积。 大黑河冲积湖平原大黑河冲积湖平原分布在山前倾斜平原以南,托克托县大北窑子,男崞县营, 二道凹,黄合少一线以北,哈素海退水渠以东到蛮汉山山前。东西长 85 公里, 南北宽 20~40km ,是土默特平原的主题。地形平缓,微向西南倾斜,地面平均坡降微 1~4‰。海拔 990~1100m 。由大黑河、什拉乌素河摆动之上更新统一全新冲积层和湖积层组成。岩性为砂、砂砾石、粘砂土、亚粘土与淤泥互层,地表主要为粘土质粉砂冲积平原上残留有北东~南西向的黑河故道。大黑河冲湖积平原地形平坦,水土资源丰富,地下水埋藏浅,开采地下水灌溉农田具有优越的条件。在哈素海以南、土左旗西南部及托克托县地区,地处第四纪湖盆地中心,沉积物粒度较细,含水层富水性差,水质也差。 黄河冲积湖平原在呼和浩特境内黄河冲积湖平原,分布于哈素海退水渠以西,南至黄河北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