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低容量性休克
一、休克的定义
各种致病因素引起的有效循环血容量急剧减少
导致器官和组织微循环灌注不足,
致使组织缺氧、细胞代谢紊乱和器官功能受损的综合征。
第二页,共56页。
年月日
2
二、休克的分类
色 泽、CRT
血压、CVP
心音、心率、心律、脉率
尿量
脉氧、呼吸功能
消化道
第二十三页,共56页。
年月日
23
(二)实验室检测
测定:失血性休克诊断
计数分类:感染性休克诊断
判 断
肾功能
消化道出血
试管法凝血时间
血小板计数
出凝血时间
凝血酶原时间
纤维蛋白原
、二聚体
各脏器功能
肝、肾功能血脂
心酶肌钙蛋白、肌红蛋白
血糖电解质
脑钠肽
血气分析乳酸
血 常 规
尿、便常规
凝血功能
血 生 化
第二十四页,共56页。
年月日
24
(二)实验室检测 续
休 克
特 殊 监 测
胃肠粘膜内
pH值
心排出量
心脏指数
动脉血
乳酸分析
DIC检测
血气分析
肺毛细血管楔压
PCWP(6-15mmHg)
中心静脉压
(5-10cmH2O)
第二十五页,共56页。
年月日
25
(二)实验室检测 续
肺、腹部
线检查
心电图
微循环检查
眼底镜
压迫指甲后放松
皮肤与肛温差
血流动力学
、
第二十六页,共56页。
年月日
26
十、低容量休克治疗
抗休克
脏器功能支持(心、肺、脑、肾、肠)
第二十七页,共56页。
年月日
27
(一)治疗原则
休克治疗
稳定生命体征
恢复有效循环血量
纠正微循环障碍
恢复正常代谢
去除原因、诱因
第二十八页,共56页。
年月日
28
(二)一般措施
禁忌镇静
吸氧
禁食
减少搬动
注意保暖
仰卧
头低位,下肢抬高°
有心衰或肺水肿者半卧位或端坐位
监护
心电
血压
呼吸
脉氧饱和度
腋肛温差
中心静脉压
建立条静脉通道
建立条动脉通道
胃管
留置导尿管、监测尿量
检查
血常规
血气乳酸
血生化
心电图
胸片
第二十九页,共56页。
年月日
29
(三)原发病治疗
治疗的关键
针对病因治疗
第三十页,共56页。
年月日
30
(四)抗休克的具体措施
液体复苏
拮抗β内啡肽
拮抗炎症介质
糖皮质激素
扩管
血管活性药物
第三十一页,共56页。
年月日
31
.液体复苏
建立条以上静脉通道
骨髓输注
快速补液
等渗晶体液
林格液
生理盐水
新观点:高渗盐注射液(、 或%氯化鈉)
胶体液
代血浆
低右,慎用
血浆,慎用
血蛋白,慎用
成分输血
输红细胞
液体复苏是抗休克的基本治疗
第三十二页,共56页。
年月日
32
.液体复苏
先快后慢、先晶后胶
分钟一剂
液体丢失量-倍
晶胶比
﹤或<时,补充
速度和量根据监测结果调整
补液速度
补液量
补液种类
实施
第三十三页,共56页。
年月日
33
液体复苏注意事项
速度
床边检测
肺水肿、肺出血
合并时,不易改善
第三十四页,共56页。
年月日
34
.液体复苏输血问题
失血性休克患者血红蛋白低于,应输血。
大量失血时应注意凝血因子的补充
对于出血部位明确、存在活动性失血的休克病人,应尽快进行手术或介入止血止血先与输血
低血容量休克复苏指南解读(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
第三十五页,共56页。
年月日
35
.拮抗β内啡肽
纳洛酮
第三十六页,共56页。
年月日
36
.拮抗炎症介质
乌司他丁
布洛芬
糖皮质激素
清除炎症介质
第三十七页,共56页。
年月日
37
.扩管
米力农~μ·。左室流出道梗阻者禁用
第三十八页,共56页。
年月日
38
.糖皮质激素
具有稳定血管壁、细胞膜的能力,使溶酶体膜的稳定性增加而不易破裂,从而防止具有活性水解酶释入血流,防止毛细血管的渗漏;
能降低血细胞和血小板的粘附性;
抑制β内啡肽的释放,拮抗内毒素,减轻毒血症状,并有非特异性抗炎作用;
大剂量有扩张外周血管,改善微循环,增强心肌收缩力和增加心排出量;
能加强去甲肾上腺素的收缩血管作用,减小升压药的副作用;
稳定补体系统,抑制中性粒细胞活化,增强网状内皮系功能;
有改善肺、肾功能,以与保护肝线粒体和酶系统的功能。
一般宜大剂量短疗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