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
文档名称:

(发展战略)十一五空间科学发展规划国家航天局.pdf

格式:pdf   大小:750KB   页数:1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DF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发展战略)十一五空间科学发展规划国家航天局.pdf

上传人:刘禅 2022/3/30 文件大小:75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发展战略)十一五空间科学发展规划国家航天局.pdf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
(发展战略)十一五空间科
,统筹空
间技术、空间应用、空间科学全面协调发展,重点解决制约空间科学发
展的技术“瓶颈”,着力提升空间科学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持续健康发展能
力,实现中国空间科学的跨越式发展,推进空间科学事业为全面建设小
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服务,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服务,为国家安全和祖
国统壹服务,为维护世界和平和发展服务。在空间科学发展中,优先支
持面向重大科学问题的自主创新性项目,重点支持日地空间环境、太阳
系探测以及空间天文学,持续支持空间环境利用(包括微重力,空间生
命科学和空间对地观测),积极鼓励空间科学领域的公众教育和国际合作。(二)编制原则
本规划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壹个五年规
划纲要》、《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 年)》制定,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航天“十壹五”规划思路的基础上,充分总结
和分析国内外空间科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我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立足我国现有基础,合理规划和布局空间科学各领域,进壹步明确空间
科学“十壹五”和未来 15 年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落实科学发展观,以
指导和推进空间科学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二、总体战略目标和“十壹五”目标
(壹)未来十五年总体战略目标
未来 15 年有选择地开展针对重大科学问题的前沿探索和研究,着重
建设自主开展空间天文观测研究、日地空间环境和太阳系探测、微重力
科学和空间生命科学研究的能力和基础,逐步形成以覆盖多个前沿学科
领域的空间科学计划为标志的空间科学体系,全面提升我国空间科学的
研究水平,实现跨越式发展,取得重大原创性科学成果,解决国家战略
需求的重大问题,在空间科学主要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二)“十壹五”发展目标
——实施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中的载人航天和月球探测工程。
——自主研制硬 X 射线调制望远镜(HXMT),实现我国空间天文卫星
零的突破,在黑洞物理研究等领域取得突破。
——发射“实践-10 号”返回式空间科学实验卫星,进行微重力科
学和空间生命科学的实验研究。
——充分利用空间科学的国际合作优势,参和中俄火星空间环境探
测计划和世界空间紫外天文台(WSO/UV)计划以及中法太阳爆发探
测小卫星(SMESE)计划。
——进壹步深化空间太阳望远镜(SST)的关键技术研究,开展“夸
父”计划的背景项目预先研究,凝练科学目标,突破关键技术。
——开展空间科学相关领域的关键技术和科学研究。(三)“十壹五”各领域目标和主要任务
1、空间天文和太阳物理
科学目标:以太阳作为离我们最近的天体物理实验室和以黑洞作为
理解恒星演化及星系演化的突破点,利用地外空间不受地球大气吸收和
干扰的优越观测条件开展对各种尺度和层次的天体的多波段空间天文观
测研究,探索引力波。
关键科学问题:早期宇宙、星系和宇宙结构的大尺度特性;第壹批
恒星和星系的形成;暗物质和暗能量的本质;各种尺度黑洞的形成和演
化;恒星及其行星系统的形成以及巨行星和类地行星的诞生和演化;理
解作为恒星的太阳。
主要任务:通过自主研制,拟在 2010 年将硬 X 射线调制望远镜
(HXMT)发射上天开始运行,实现我国空间天文卫星零的突破,在硬 X
射线天文学观测和研究领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发现被尘埃包裹的超大
质量黑洞、研究脉冲星等致密天体和黑洞强引力场中的动力学和高能辐
射过程,争取在相关领域取得突破,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通过和法国等
的国际合作,发挥我国在某些高能波段卫星载荷上的优势,和法方共同
研制且发射太阳爆发探测小卫星(SMESE),实当下太阳活动峰年期间对
太阳高能波段的持续观测,为太阳基本物理问题和空间天气学的研究提
供观测手段。HXMT 和 SMESE 以我国有良好基础的空间高能观测为切入点,
带动高能天体物理学的全面提升,为我国多波段空间天文观测奠定良好
的基础;通过和俄罗斯合作,推进世界紫外天文台(WSO/UV)项目,全
面提升我国紫外天文学的研究和紫外光学技术的发展水平;继续进行 SST
的关键技术深化研究,争取尽早发射,以获得太阳表面 70-100 公里尺度
的分辨率和高精度磁场结构,实现对太阳磁元的精确观测,取得太阳物
理研究的重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