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7
文档名称:

2022年晋祠导游词作文范文参考5篇.docx

格式:docx   大小:25KB   页数:2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22年晋祠导游词作文范文参考5篇.docx

上传人:haha 2022/3/30 文件大小:2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22年晋祠导游词作文范文参考5篇.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李世民手书碑刻“晋祠之铭并序”。全碑1200多宇,书法行草,骨骼雄健,笔力奇逸含蓄,有王羲之的书法神韵,是书法艺术的珍品。圣母殿右侧,是千年古树“卧龙周柏”。难老泉,俗称“南海眼”,出自断岩层,终年涌水,生生不息,北齐时有人据《诗经鲁颂》中“永锡难老”之句起名“难老泉”。周柏、难老泉、侍女像誉称“晋祠三绝”。










晋祠南部名奉圣寺,相传这里曾是唐朝大将尉迟敬德的别墅。奉圣寺此,有舍利塔,塔高38米,七级八角形。在奉圣寺旁边,有巨槐一株,干老枝嫩,苍郁古朴,独具一格。据传,原来这株槐树历史久远,早已干枯,也不知过了多少年,到清代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农历三月廿一日,奉圣寺内集会,人来人往熙攘非凡。恰好,有一个老道士在枯槐下叫卖,出售膏药。口里喊着:“膏药灵应、能汉百病,有福来买,无福不信。”叫卖半晌,没人买他的药。这位老道接着叫卖:“如此仙药,来购无人,凡人无福,枯槐宜生。”说罢,他将膏药贴于枯槐身上。拂袖扬长而去。说来真巧,不到一个月,这株枯槐,死而复生。生枝展芽,甚为茂密。人们见状,都惊呼这株枯槐叫复生槐。事实上,俗话说得好:“千年柏、万年松,老槐一睡几百春。”这株枯槐复生,大约是因为多年长睡而碰巧醒悟的原因。
晋祠,初名唐叔虞祠,是为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而建。叔虞励精图治,利用晋水,兴修农田水利,大力发展农业,使唐国百姓安家立业,生活富足,造成日后八百年的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呈现出一派兴盛景象。
叔虞死后,后人为纪念他,在其封地之内选择了这片依山傍水,风景秀丽的地方修建了祠堂供奉他,取名“唐叔虞祠”。叔虞的儿子燮父继位后,因境内有晋水流淌,故将国号由“唐”改为“晋”,这也是山西简称“晋”的由来,祠堂也改名为“晋王祠”,简称“晋祠”。










晋祠在太原市西南25公里悬翁山下,晋水发源处。北宋天圣年间,追风唐疏虞为汾王,并为大母邑姜修建了规模大的圣母殿,殿内有43尊宋代彩塑,殿前鱼沼飞梁喂国内所仅见。殿内两侧犯难老、善利、二泉,晋水主要源头由此流出,常年不息,水温17℃,澄澈见底。祠内贞观宝翰厅有唐太宗写的“御碑”、“晋祠之铭并续”。晋祠内还有闻名的周柏、唐槐,周柏位于圣母殿左侧,唐槐在关帝庙内,老枝纵横,至今生气勃勃,郁郁苍苍,于常流不息的难老泉和精致的宋塑42歌侍女像、圣母像誉为“晋祠三绝”。
晋祠导游词作文3
晋祠,全国重点文物爱护单位之一,位于太原市西南郊25公里处的悬瓮山麓,晋祠原为纪念晋国开国君主唐叔虞而建。创建年头已不行考。
晋祠现已称为一个有着几十座古建筑的中国古典园林的巡游胜地。晋祠的文物古迹许多,比较闻名的有:
圣母殿和其中的42尊侍女像。圣母殿十晋祠的主体,也是现在晋祠的最古老的建筑(始建于北宋),殿高19米,面宽7间,进深6间,殿的四周有围廊。建筑学家们认为这个殿是宋代建筑的代表作。
晋祠的参天古树也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周柏,又名齐年柏,相传为西周时所植,由于年头久远,树身已向南倾斜约40度,但仍充溢了朝气。隋槐在祠内的关帝庙内,老枝纵横,盘根错节。










难老泉,素有晋阳第一泉之誉,与侍女像、齐年柏并称晋祠三绝。因它晶莹清澈,畅流不断,人们便以难老名之,泉水常年保持在17℃,浇灌着旁边数万亩稻田。李白、范仲淹等大诗人都曾写过赞美难老泉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