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土壤地理学复习题第一节土壤母质和矿物.doc

格式:doc   大小:21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土壤地理学复习题第一节土壤母质和矿物.doc

上传人:260933426 2022/3/30 文件大小:2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土壤地理学复习题第一节土壤母质和矿物.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一节 土壤母质和矿物质
一、名词解释
土壤母质——岩石的风化产物,又称成土母质,简称母质。
物理风化——物理风化又称机械崩解作用,指矿物发生机械破碎,而没有化学成份和结晶构造变化的作用。
化学风化——化学风化作用是指地表岩石受到水第一节 土壤母质和矿物质
一、名词解释
土壤母质——岩石的风化产物,又称成土母质,简称母质。
物理风化——物理风化又称机械崩解作用,指矿物发生机械破碎,而没有化学成份和结晶构造变化的作用。
化学风化——化学风化作用是指地表岩石受到水、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作用而发生化学成分和矿物成分变化,并产生新矿物的作用。
原生矿物——是经过不同程度的物理风化,未改变化学组成和结晶结构的原始成岩矿物。
次生矿物——原生矿物经风化后重新形成的新矿物,其化学组成和构造都经过改变,而不同于原来的原生矿物。
同晶替代(同晶置换)——粘土矿物晶架内四面体或八面体中心的离子(中心离子)常被另一种大小相近而且电性相同的离子所替代,改变了晶架的化学组成,而晶体构造保持不变的现象,这种现象称为同晶替代(同晶置换)。常见的是Al3+代换Si4+, Ca2+、Mg2+代换Al3。
粘土矿物——次生矿物是土壤物质中最细小的部分(粒径<),具有胶体的性质,又常称之为粘土矿物或粘粒矿物。
硅铝率——风化壳、土体或胶体颗粒中SiO2与Al2O3的分子比率。
二、思考题
1、原生矿物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①原生矿物是构成土壤的骨骼——土粒;②并通过风化提供养分(土壤为什么是固相整体,植物生长所需养分从何而来) ③部分转化为次生矿物。
2、什么叫硅铝率和硅铝铁率,有什么意义?如何凭借硅铝率和硅铝铁率初步判断矿物或土壤的风化程度?
将土体和母岩或母质加以对比,可以说明分解过程的特征;
如果硅铝铁率比值增大,说明土壤矿物风化有脱铝铁过程(实际情况很少出现);反之,硅铝铁率比值越小,说明土壤矿物风化有脱硅富铝化过程,硅铝铁率比值越小,一般情况下说明土壤的风化程度越高。(使用硅铝率的意义相同);
对照剖面上下层的硅铝铁率比值,可说明剖面中矿物质的分解和淋溶状况;
粘粒部分的硅铝铁率,还可用来判断粘土矿物的种类和性质。
3、次生矿物主要有哪些种类?鉴定次生矿物有什么重要意义?
大多数是由原生矿物经化学风化后形成的新矿物,其化学组成和晶体结构都有所改变。据其性质与结构可分为三类:简单盐类、
次生氧化物类、次生铝硅酸盐类。
(1)简单盐类:属水溶性盐,结晶构造都较简单,易淋溶流失,多存在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盐渍土中。如方解石(CaCO3)、白云石[CaMg(CO3)2]、石膏(CaSO4·2H2O)。
(2)次生氧化物类:土壤矿物质中最细小部分,称之为次生粘土矿物。如针铁矿(Fe2O3·H2O)、褐铁矿(2Fe2O3·3H2O),是硅酸盐矿物彻底风化后产物,结晶构造较简单,常见于湿热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土壤中。
(3)铝硅酸盐类:土壤矿物质中细小部分,土壤很多重要物理、化学过程和性质都和次生铝硅酸盐种类和数量有关。这类矿物在土壤中普遍存在,种类很多,是由长石等原生硅酸盐矿物风化后形成,是构成土壤粘粒的主要成分。
由于母岩和环境条件的不同,使岩石风化处在不同的阶段,在不同的风化阶段所形成的次生矿物的种类和数量也不同。但其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