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走近蛤蟆滩最真实的人徐改霞.doc

格式:doc   大小:98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走近蛤蟆滩最真实的人徐改霞.doc

上传人:wyj15108451 2017/1/6 文件大小:9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走近蛤蟆滩最真实的人徐改霞.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走近蛤蟆滩最真实的人——解析《创业史》中徐改霞人物形象及其命运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 柳青先生的《创业史》占有非常突出的地位。有的同志认为,《创业史》的出现,“标志着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新的发展。”确切地说, 《创业史》是我国革命现实主义发展道路上新的标志。读毕柳青先生的经典之作——《创业史》,我深深地被梁生宝同志坚定的党性修养所震撼,被他舍小家为大家的人格品性所折服,决心以他为榜样,争取成为一名优秀的而不仅仅是合格的中共党员。与此同时,我也被那个天真烂漫、深爱着生宝同志的徐改霞深深吸引, 或者说,我对她的关注更甚于梁生宝。柳青先生曾经说:“徐改霞是个虚构的人物,是根据当时许多女青年塑造的。别林斯基把这样的人物叫做‘熟悉的陌生人’,徐改霞就是一个熟悉的陌生人。”到底柳青先生在徐改霞这个“陌生人”身上注入了怎样熟悉的精神,赋予了她哪些熟悉的个性呢? 在整个读《创业史》的过程中, 我一直都在好奇: 徐改霞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她是应该受赞扬, 还是要改造呢?她真的如同王佐民书记说的那般“有点浮”、“自负太甚”吗?她离开生宝同志的决定到底是对还是错呢?于是, 我带着这些疑问又一次翻阅了柳青先生的《创业史》,更近距离地走近这个神秘的人儿——徐改霞。在《创业史》第一部中, 这个与土地改革和互助组运动并无直接关系的农村小知识分子( 高小毕业生)徐改霞,占据了相当的篇幅。柳青先生将徐改霞写成蛤蟆滩最漂亮的姑娘,徐改霞和梁生宝的感情故事在小说中的首要叙述是徐改霞对梁生宝的选择, 小说屡次展开对徐改霞的心理描写。而在第二部中, 柳青先生不再对徐改霞进行正面描写, 她只是断断续续地出现在人们的谈论中, 她离下堡村、离生宝越来越远。一直以来, 改霞的形象被普遍地认为是《创业史》这部红色经典的败笔。我不赞同这种观点。持“改霞败笔论”观点的人士认为,正是由于改霞新女性主体意识的演进, 使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农民英雄人物梁生宝同志不能像那个时代的革命男性那样获得革命、爱情双丰收,使他“历史主体”的完满性打了折扣, 违背了叙事者的初衷。但是, 一部作品中塑造的任何一个人物形象, 都应该有自己独特而且独立的意义, 他们不是别的人物的附属品。同样, 改霞这个有血有肉的人物应该有她自己的思想和生活道路,作者既然将她塑造了出来, 就该任她随性发展, 她不能只做英雄人物梁生宝的陪衬, 她的存在不应该只是为了衬托梁生宝的高大完美。相反地, 我认为徐改霞这个人物形象很好地避免了梁生宝式的过强的理念痕迹, 是一个充满人性美的真实的人儿。徐改霞有一种不安分的天性。她爹活着的时候给她订了亲, 她以各种理由抗婚多年,最终在政府贯彻婚姻法的大好时机解除了婚约; 她拒绝了富家儿子、上高中的郭永茂的热烈追求;她喜欢“泥腿子”梁生宝, 而且抛却女孩子的羞涩大胆追求生宝; 在她明白自己的爱情无望之后,决绝地离去, 进城当了工人。她勇敢地解除包办婚姻,大胆地追求理想对象, 拒绝传统的家庭模式。徐改霞思想进步, 独立自主, 具有鲜明的女性自主意识。她是先进的共青团员,是团支部委员,土改时期积极主动地参加土改运动, 曾经参加过青年积极分子代表会, 曾经在黄堡镇万人大会上代表全区妇女声讨美帝;她投考西安国棉三厂是为了投身国家工业化建设,是想要通过事业实现自我价值。而后, 她因为看不惯许多乡下姑娘追求城市的物质生活, 曾一